※ 引述《Pygmalion ()》之銘言:
: ※ 引述《chongpei (peipei)》之銘言:
: : 如果「中國化」是洗腦教育, 那麼「去中國化」不也是洗腦教育.
: : 如果「台灣化」是要塑造集體記憶, 那麼「去中國化」就是要塑造集體失憶
: : 台灣歷史教育的統獨之爭, 已經上演了.
: : 表面上是反課綱, 但其實是統獨之爭
: 一點都不難寫
: 從先認識你的週遭環境出發 認識你住的地方 逐漸擴大到縣市 到全臺
: 到全東亞 全亞 全世界
: 這樣很難嗎?
: 有認同問題嗎?
這不就是杜正勝的同心圓史觀嗎
同心圓史觀有其優點,但是失於狹隘
你的定瞄,決定了你看事情的寬度,早期教中國史也是同心圓,只是定瞄在中國,根本是一樣的方式
我完全認同台灣人要了解生活與周遭的歷史
但是在義務教育短短的幾節課,能容納多少是問題
我們對日本韓國泰國東南亞等歷史付之闕如
可是如果要學這些,西洋史中國史又上不完
非第一線教育者,吵的是意識形態問題
第一線教育者,面對的卻是該讓學生學什麼,怎樣才教得完
現在的台灣史課程已經很細了,四百年可以耗去一個學期,中國史不過1.5,西洋史也1.5
還有人要將台灣史授課時數再延長,那是要犧牲其他時數換來的
至於你說的皇帝誰誰誰建都那些確實不重要
同心圓史觀我只認同一點,近代要多教,古代要少教
: : 到底哪一種說法才是正確的呢?
: : 還是所謂的政治正確?
: : 為了不讓台灣落入統獨之爭,就從歷史教育學習包容吧.
: 所以說 歷史教育應該力求客觀中立,不要加入立場,至少用詞中性
: 鄭氏統治為何要叫明鄭? 鄭氏父子真的能代表南明?
: 日治統治為何要叫日據? 日本統治台灣是依據國際條約,何據之有?
: 如果說日本打敗中國就叫據,那鄭成功打敗荷蘭人該叫什麼?
: 標準一致嗎?
: 從台灣土著的觀點來看,這些都是外來政權
: 說歷史教育要符合憲法更是好笑
: 歷史教育不就應該符合史實嗎? 符合憲法是為哪樁?
: 一再強調須符合憲法反而突顯憲法是不合史實的 (那該修的到底是憲法還是課綱呢?)
用詞性我沒意見,日據日治都不好,日本時代是最好用詞。不過我也想問日治就中性了?怎麼阿輝伯時期課本要講清領日治阿?
明鄭時代也不見得不中性了,鄭氏不論怎麼統治,年號還是永曆,也沒看到曹操掌權時期叫作曹氏時期不叫東漢末年,這個覺得不中性大概是有色眼鏡
最後又來了,又是從台灣土著觀點,也難怪有人處心積慮要把台灣血統原住民化
再怎麼不中聽,台灣現在主要群體還是兩三百年前中國移民,移民史你要怎麼屬地關係,荷蘭統治時代大多數人祖先還在對岸種田呢
憲法增修條文說兩岸是自1949後的分裂狀態,也不見得多昧於史實了,台灣還沒建國呢,不然綠營幹嘛說要國家正常化,現況就還在不正常狀況呀
: : 讓年青人知道台灣的認同問題,
: : 讓學生了解在自己的想法之外, 另有其他的思想,
: : 當我們不接受別人的想法時, 我們能強迫他人接受我們的想法嗎?
: : 這就是問題所在,
: : 所以台灣的歷史教科書就讓它呈現多元包容吧.
: 您說不能強迫他人接受我們的想法完全正確,所以請把憲法的政治框架拿離課綱吧
: 多元包容就是台灣史包容了一部分的17世紀荷西史 明清中國史 近代日本史 戰後中國史
: 荷蘭 西班牙 日本 中國文化都是台灣文化的一部分 (另外還要加上美國)
正統這一詞又偷偷轉換了概念
台灣確實沒有必要說誰正統,但什麼影響台灣最深最清楚不過,不承認才是昧於現實
日本遺緒確實至今,但試問西班牙跟荷蘭在台灣現在還留下了什麼深刻的影響力,除了幾座遺址跟少數民間傳說,更遑論他們統治方式在台灣是否能具有多大意義。舉這些冠冕堂皇,但目的無非沖淡中國對台灣的重要性而已
中國移民性格跟猶太人一樣,大馬還有一些人高唱神州呢,以為台灣在上個世紀自稱中國人是被洗腦影響,那才是昧於歷史,本省外省台灣人一開始是用得理所當然的
: 沒有誰比較正統 也沒有誰比較高明
: 梵谷 張大千 陳澄波都是很優秀的藝術家
: 分別代表西洋 中國 台灣
: 結果生在台灣的人竟然只知梵谷張大千而不知陳澄波
: 難道這不是過去的歷史教育出了問題?
你拿梵谷跟張大千來對比陳澄波,我是覺得有點抬舉陳澄波了,梵谷張大千各是東方西方藝術史上祖師級,開創時代的重要人物,就算是中國畫家,台灣人也不見得知道另外兩位溥儒黃君璧,這問題出在我們藝術史等領域的貧乏,事實上我們歷史課本也沒怎麼教張大千,我想張大千不過就背了一個原罪吧,誰叫他是中國人呢,即使他是死在台灣的
最後說聲抱歉,看到外來政權這種敏感字眼實在想回應幾句,不知道兩三百年前祖先來台灣的大多數台灣人,現在轉型正義,要不要包袱整理整理回大陸去阿?哪塊土地外來政權少了,渡來人還創造大和朝廷呢,怎麼日本人不說天皇家是外來政權?
移民史該有移民史的書寫脈絡與方式,那是台灣適合但還沒發展出來的,要站在什麼文化之上,如何看待國家與政權,都還要嘗試。大中國史觀不適合,台獨史觀也不適合,只能是各說各話,因為都各自背離了史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