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kiuyeah (說我帥,太沉重)》之銘言:
: 其實我們鄰近就有一個現成的好例子 香港
: 他們講的是用粵語 網路用的是粵文 但公文都用(書面語) 就是國語
: 所以台灣人網路講的他們全看得懂 但反過來就看不懂
: 他們的粵文不是學校教的 在學校用還會被罵(雖然不用掛狗牌)
: 而是社會自然發展下來的 所以他們使用時的問題跟台語是一樣的
: 我們可以來看看他們是怎麼解決的
: 1. 無法用漢字的助詞
: 有看過香港網路的都有發現 他們一堆口字旁的字
: 嘅嗰喺呢嚟哋唔
: 其實光是這堆字 就足夠應付一般用語
: 台語最簡單的e, 還有在吵應該用「e,的,兮,个」粵語統一創造一個'嘅'就完成了
這個吵的會有要不要分工的問題,而不只是用哪一個
而中華民國教育部台灣閩南語拼音方案跟推薦漢字確實也有造新字的例子
: 在沒有漢字 注音不能完美表達 羅馬字混用不美觀的情況下
: 創造新字就是最好的方法
漢字有多個可用,注音擴充方音符號可以完整表達,羅馬字混用美感見仁見智
甚至我認為無關宏旨,最後面再詳細解釋
: 2. 表讀音的問題
: 香港人學粵語完全沒有在學粵語音的
: 他們打字用字形來打(就是倉頡速成或九方筆劃,少數人用普通話拼音或粵拼)
: 問過他們的小孩是怎麼知道粵語音的
: 他們說就是直接老師念就記下來了 或者用同音的字來表記
: 而且他們的環境幾乎只有粵語 要學讀音根本不用特別去學
: 所以台語要是有這個環境 根本不用怕學不會
: 日本時代沒讀過書的阿公台語會比現代台文系學生爛嗎?
你說到重點了,台語根本沒有這個環境,各本土語言環境已經被毀。
有沒有想過台灣人為何需要注音來學華語?
就是因為當時台灣沒有華語環境,是硬教的,所以要規定好發音,
無法靠日常口耳相傳就好,而是義務教育的每個階段都要考,不准你忘。
現在需要拼音系統來學台語,也是因為沒有環境。
你真的要類比的話,會得到的應該是「華語注音已經可以廢除」,
而不是「台語讀音不需要用符號學」的結論,
因為台灣現在最強勢的是華語環境不是台語環境。
語音會自然遷移沒錯,但現在台語經歷的許多語音遷移甚至已經會影響辨義
囡仔/印仔分不清楚,這時表音的羅馬字,或者你要把它當作拼音系統也行
就是個很方便的工具。
最後,台語書寫系統選擇的問題,
真的很希望不管喜歡哪一種,都自己去多寫,而不是指教別人該用什麼寫。
實在很不樂見台語書寫的內容已經這麼少了,還要一直吵這些。
其實你自己去寫就是實踐「社會自然發展」這個過程,
讓各系統競爭,別人覺得好用就會跟上。
想要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就會各自選擇自己認為穩健的系統。
台語被迫錯過現代化黃金時期,這個世界很多東西都還需要刻意去建造,
需要有人甘心去砌現代化的一磚一瓦,用台語文寫各種領域的主題,
而不是整天嫌已經架好的楹柱不漂亮,或者去評論已經砌好的牆不對。
實際上這比蓋房子靈活多了:
你現在怎麼寫,只要用有規範的系統寫台語,都有機會轉換成別種。
白話字文獻部分就被人轉成漢羅。
所以先寫下去就對了,內容太少才是大問題。
台語環境需要刻意創造,生活中聽跟講,在文字上就是讀跟寫。
真的有去讀寫文章,會發現異用字問題根本不大,
只靠字卡學台語文,遇到異用字才會無法靠上下文理解文意。
其實只要是會講該語言,整個架構還在,
看不懂甚至產生誤會的問題不大,就跟聽的時候遇到不同口音一樣。
對,理解上會稍微困難,但是不至於像學習全新的語言。
會不懂是對語言不夠熟,而要對語言夠熟就是要多讀多聽,自然吸收用詞跟文法規則。
我上個月在本版推薦的台語平台 #1W5hFOpc 不排斥任何系統,
就是希望可以跳過爭執系統的問題,大家直接開始使用台語文。
現在普遍用華文指點台語書寫系統的文章還是遠遠多過台語文章。
我知道我這樣用華文請人多寫也是蠻尷尬,
但就是因為個人有在寫,只是自己程度不好,能寫的領域有限,
才會覺得現有的量實在很不夠,而希望大家一起來多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