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AmosYang (泛用人型編碼器)
2013-03-17 07:28:45回應這串上一篇 #1HCQX9F- 的推文
我個人的迷信: 太平盛世,如果一個人有那個智力去理解並應用遞迴(recursion)
這個觀念,那他學不好英文的唯一原因就是懶惰。
翻譯在推廣、傳遞知識上功不可沒,但翻譯最大的功勞應該是引發接
觸研究原始資料的動力;尤其是在資訊科技這個嶺域,一些聖經資料
或許有人會去翻譯,但最新的資料只能追原文; “讀”是說聽讀寫裡
入門門檻最低但投資報酬率最高的, 在稱讚這個版“棒”之餘, 與其
消極地等待別人翻譯,不如積極地自己主動試著閱讀原文並嚐試翻譯
以下推薦幾篇實用文章, 文法很簡單,沒有什麼特殊術語,不論是閱
讀還是翻譯是很好的練習題材
* http://www.catb.org/~esr/faqs/smart-questions.html
已有中文翻譯,可以對照著讀
* http://www.paulgraham.com/disagree.html
這篇在 Wikipedia 上有些中文資料可作為導讀;
除了這篇外, Paul Graham 有一系列與當今科技世界有關的文章,
都很不錯 http://www.paulgraham.com/articles.html
* http://jim-mcbeath.blogspot.com/2011/12/levels-of-expertise.html
又,上面幾篇有討論到特別術語的翻譯方法,我個人偏好於下面這個
例子的風格
http://code.google.com/p/smartquestions/
原則上保留外來語原文,對外來語提供釋義而非翻譯,例如 patch 與 shell
好處之一是不用去想破頭
好處之二是留著查詢原文的後路及增加對原文的認識
之所以會這樣想,是因為這句話給我的感觸很深
A language is a dialect with an army and navy.
直譯: 一個語言是一個有陸軍與海軍的方言
http://en.wikipedia.org/wiki/A_language_is_a_dialect_with_an_army_and_navy
國格、人格、尊嚴、正義通通來自於力量,當下的現實是: 除非有中
華人民共和國的官方支持,正體中文在科技時代只會愈來愈弱勢; 是
故我在本文第一段指出“翻譯有功於推廣傳遞知識,但其真正的價值
是觸發研究原文的動力”
易言之,我不反對將外文資料翻譯成正體中文,但翻譯的目的應該是
搭起通往原文資料的橋梁,而非打造一座正體中文的溫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