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黃金民主陷落:波蘭立陶宛最後百年軍事[8]

作者: jimmy5680 (不太會飛的企鵝)   2016-02-29 00:06:26
世界上第一個教育部
波蘭立陶宛在波蘭啟蒙運動中最令人驚奇的改革內容或許不是什麼政治、軍事或經濟方面
的演變,而是聯邦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個教育部,對於當時已經淪為列強附庸的波蘭來說不
可不稱之為一件足以自豪的事蹟。
十八世紀中葉的波蘭立陶宛在硬實力上或許很貧弱,但在文化上卻因為保持著一種自由度
而易於吸收西歐的思想,特別是當西歐啟蒙運動中蘊含著種種提倡「自由」的論述時,很
容易與波蘭傳統的黃金自由互相融合。
然而,聯邦貴族與境內教育體制仍相當落伍,非但各學校的師資、教材、建設都很不足,
教育內容也頗為參差不齊。在十八世紀上半葉,聯邦內的部分人士,包含一些改革派、也
包含著天主教的耶穌會(Jesuits)和學校修士會(Piarists),都意圖在聯邦境內增強教育
能力,但資源不足,成效有限。
1773年,就在第一次瓜分波蘭之後,奧古斯特成功使瑟姆同意建立教育部,此前雖然王室
在1765年成立重視政治教育的軍校,大致上國內的教育水平還是很落後,但是自1759年葡
萄牙率先取締耶穌會之後,傳統上掌握教育資源的耶穌會便逐漸被各國所解散,奧古斯特
於是在1773年希冀能用耶穌會留下的資產來改善聯邦境內的教育。
頗為可惜的是,耶穌會的遺產在處分過程中被瑟姆下令由一些官員清點,結果被貴族與教
會挪走貪汙了不少,而就算瑟姆在1776年終於下令封止剩餘的資產,耶穌會留下的院校與
師資狀況也很不樂觀。
雖然教育部下令耶穌會旗下的教職員都應留任,還是有許多人離職,導致師資嚴重不足;
此外,雖然聯邦教育部自成立就名義上掌管除了騎士學校與私人家教外的全國教育,實際
上卻僅能影響一些重要的修道會旗下的院校。
聯邦教育部因此在最早的幾年相當困窘,但隨著許多仍有熱忱的教育人士被教育部找來協
助─包含國內外許多經驗豐富的教師或學者─聯邦教育部逐漸步上了正軌,儘管處境依然
艱難。
雖然1780年的時候教育部官方發行的課本依然只有三本(直到1792年也只有二十四本公定
課本),國內院校的教育規畫已經大致編排完成,並於1783年公告相關規定,其規劃與騎
士學校一樣是七年的正式教育,一年級由十一到十五歲的孩童入學,其課程以語言和數學
為基礎,也包含其他方面的課程。
聯邦教育部在1780年開始推動對教師的訓練,1783年頒布教育章程的同時也進行了教育部
成員的改組,以遏阻天主教會成員的瀆職,1787年教育部終於初步達成有效的課程編纂,
學生能夠選修各種課程。
即使教育部與一些地區的教育人士付出很大的心血,聯邦的教育情形依然不容樂觀,最主
要的問題是聯邦貴族施拉赤塔與傳統的天主教會,很多老一輩的人物還不太能接受比較現
代化的教育方針;其次,教育部的資源一直很不足。
基於許多貴族的反對,教育部無法公開呼籲對平民的教育,但一些私設的院校仍有提供平
民教育。
這裡我就不更深入的探討世界上第一個教育部了,基本上聯邦的教育部確實對波蘭立陶宛
有一些衝擊,只是由於他們面對的社會環境太差,效果實在有效,接受了啟蒙思想的人士
可能不過兩千人,還只在萌芽階段而已。
波蘭啟蒙運動的思想與改革推動
除了教育部的議題之外,波蘭啟蒙運動也持續探討其他方面的問題,並且與西歐的啟蒙思
想互相影響。波蘭的啟蒙運動和西歐依然有所不同:
首先,波蘭啟蒙運動不批判舊有的信仰,這是因為波蘭啟蒙運動要獲得輿論的勝利就必須
接受在聯邦境內影響力依然很大的天主教會,並且許多啟蒙運動者不但也是天主教徒,還
會利用天主教會來推動改革。
其次,波蘭啟蒙運動很講求務實的一面,包含各種稅收、資源等數據的運算,但也會呼籲
愛國主義以及聯邦傳統上揚棄君主專制的自豪感。啟蒙運動者寫作了很多書籍文章來發表
這些觀點。
波蘭啟蒙運動與西歐啟蒙也有一些相似的論點,像是盧梭發表的社會契約論中認為農業是
國家最根本的生產來源,這點與聯邦極度吻合,因為聯邦確實是以農立國,而正因為此一
論調,聯邦的改革派愈發理解改革的需求,而改革的重心是農奴制。
據波蘭啟蒙運動的觀點,波蘭立陶宛的農奴體制對國家、對社會的生產能力傷害甚大,農
奴制封鎖了聯邦國內的人力資源與土地資源,農奴們不願意努力耕種,結果連人頭稅都繳
不出。
對於部分守舊派認為農奴制的廢除會引發國內的紊亂,改革派則舉出英格蘭與荷蘭這兩個
國外廢除農奴制的成功案例,這兩個沒有農奴制的國家在經濟上都發展頗高;聯邦國內也
已有部分地區不採農奴制和人頭稅而使用佃農制,這些地區的生產能力通常較高。
廢除農奴制的動機還有一個,那就是近代人類社會最可怕的軍事制度之一「全民徵兵制」
,這個制度早在1788年就已經在波蘭被一些思想家提及,但直至1793年全歐洲才會看到法
國用這種制度創造了什麼怪獸。
由於波蘭在第一次瓜分之後基礎實力大受削減,已不復為昔日的大國,很多論者以為波蘭
可能無法用正常的管道組織大規模的軍隊,事實上聯邦陸軍雖然自1778年的一萬六千人成
長至1786年的18,300人,仍然遠不到列強允諾的三萬人標準,而波蘭改革家認為聯邦可能
需要三十萬人才足以自保。
既然根本不可能維持三十萬兵力這種天方夜譚一般的陸軍規模,那麼聯邦的改革家就把腦
筋動到戰爭潛力的極限上面─如果使用全民徵兵制,或許聯邦的陸軍規模就能暴衝到可觀
的規模,但前提是必須可以運用被綁死的大量農奴。
因此,廢除農奴制不但是為了提高政府稅收,還是意圖發動人民戰爭的一個條件。
波蘭立陶宛境內的改革派其實對於農奴制的道德性並無過多批判,主要還是實務上的需求
,而一些牆頭草會支持農奴制的改革也只是政治利益導向。
在1780年代,聯邦頒布的新法規雖然對農奴有些許的寬容,卻遠非徹底解放農奴,而中產
階級的權益也依然頗差,聯邦想要大規模的軍隊卻還不願意為此付出。
1780年,改革派曾提出農奴制的改革法案,內容包含農奴的後代只有長子和三子必須維持
農奴身分,以及逃走的農奴四年後可以解除身分,地主在司法上仍有些優勢,但即使是這
樣妥協的產物也被駁回。
1786年,國民騎兵的官兵被正式限定為貴族,而1788年的法規則規定貴族可以免於加稅,
守舊派持續試圖重新加強貴族的特權,改革的路還很遠很艱難。
聯邦重啟外交試探
在第一次瓜分後,聯邦雖然保持著俄國附庸的身分,其經濟實力卻頗有回復,在波羅的海
、德意志與奧地利的貿易額都頗高,國內政治也相對安定。俄國與國內的守舊派還是會阻
撓,但是有限度的改革仍能有些成果。
在這段期間,聯邦開始組織有效但規模還很小的外交官團隊;1776年,聯邦對司法的改革
廢除了使用巫術的罪名以及對嫌犯的拷問。
隨著普魯士的腓特烈大帝在1786年駕崩,繼任的腓特烈˙威廉二世相對不那麼強硬,奧古
斯特與改革派認為情況已經好轉,他們於是希冀俄國能在隨時都將爆發的巴爾幹戰事中接
受聯邦的投入。
改革派認為若聯邦被俄國允許大力參加對鄂圖曼的戰爭,那麼俄國就必須接受聯邦在經濟
與政治上的增強,使聯邦能夠擴軍至四萬五千人,而被瓜分之後的聯邦也可能會分到一點
戰果;有趣的是守舊派也支持聯邦參戰,因為他們就可以合理的動員軍政聯盟,在國內壓
迫國王、爭取權益。
然而,即使在對土宣戰後,凱薩琳大帝也沒打算順從聯邦的願望,並利用駐聯邦的外交官
員來壓制聯邦聲浪,特別是在俄國同時還被瑞典宣戰。俄國急需聯邦在烏克蘭的後勤支持
,但是並不想要聯邦進行任何憲政的改革或投入太多兵力,也不打算分享戰果,只同意聯
邦在當時的瑟姆休會期召開臨時會議來組織後勤,並接受聯邦動員一萬兩千騎兵參戰,只
是俄國也表明聯邦不會奪得摩爾達維亞地區的土地。
至於普魯士,腓特烈˙威廉二世在開戰的時候背棄與俄國的約定,跑去和英國、荷蘭組成
三國同盟,保持中立但隨時可以撿尾刀,自然也沒有對聯邦事務有任何的干涉。
聯邦的初步試探以失敗告終。
時間轉到1788年,一個很有趣的年份,因為聯邦選出了最特別的瑟姆之一,這將被稱為四
年瑟姆或大瑟姆,一個讓聯邦在末日前璀璨於同時期的美國和法國,卻也使聯邦徹底毀滅
的瑟姆國會。
作者: asdf95 (K神我們巴西見)   2016-02-29 00:30:00
要改革農奴之路好艱辛
作者: KoujikiOuji (古事記王子)   2016-02-29 00:46:00
作者: l81311i   2016-02-29 02:20:00
看完只覺得中國農民革命雖然慘烈但看起來還比較痛快波蘭的改革看了好煎熬
作者: time3Q (緣分落地)   2016-02-29 15:47:00
力推
作者: a910343 (SaintTay)   2016-02-29 18:57:00
作者: wuchianlin (chianlin)   2016-03-01 01:46:00
波蘭跟俄國的很多地方在當年跟文藝復興之前沒兩樣
作者: roy0204758 ( )   2016-03-01 08:48:00
波蘭新生活運動 波蘭黃埔軍校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