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一系列的戰鬥 主要是因為美國要拿下菲律賓 切掉日本南方的補給線
: 而日軍防衛的目的 當然就是要(希望渺茫的)保住菲律賓 阻止美軍陸戰隊登陸
: 單看薩馬島海戰 在 William Halsey.Jr 被騙後
: 美軍當時駐防的艦隊 只剩下輕型艦隊 塔菲三號
錯。
: 神奇的事 在塔菲三號艦隊開外掛勇猛迎擊帝國海軍的表現
: 以及施放濃煙 讓日軍無法判斷敵軍船艦的的戰術
: 害栗田以為他遇到了 W.Halsey Jr. 的美國海軍主力艦隊
: 在害怕嚴重損失戰力 甚至是全數被殲滅的前提下
: 當時坐在大和號上的栗田 決定撤退了
: 當然了 「逃跑的栗田」 這個很恥辱的外號 幾乎也註定得跟著他 很難被抹滅
: 不過 綜觀下列因素:
: 1. 日本帝國海軍數年前占盡優勢的攻擊航空隊 和精銳飛行員 隨著戰爭逐漸消耗
: 特別是中途島之役 更是被幹掉了一堆
錯。
中途島當時的飛行員損失其實並不重,
除了多次出擊、艦載機幾乎在攻擊行動中拼光的飛龍之外,
剩下幾艘航艦的飛行員絕大多數都有被救回來。
(然而從此之後日軍的正規CV數量爆減,
再也無法一次出動5艘以上的正規CV一次壓垮美軍航艦部隊,
只能用同等級的航空兵力硬拼。)
後面的所羅門群島航空消耗戰才是真正對飛行員資源上的重傷害。
: 2. 日本自己的航空隊質量已經嚴重GG 對照美國質量大幅提升
: 日本當時已經沒有空防的優勢 特別是十月中旬蠻幹將軍豐田副武
: 一次噴掉600架飛機 使得船艦群沒有掩護 很像是專吸美國空軍砲火的巨型磁鐵
如果是指台灣沖航空戰的話,日軍的損失是312架各式飛機。
(我看到600架還以為是馬里亞納還是哪裡咧。)
: 3. 栗田自己前一兩天才從武藏號下海 親自體驗海泳了一番
這已經有人提過了,愛宕才對。
另外愛宕被擊沉後,雖然主要的艦隊司令幹部轉到大和,
然而司令部的信號兵則被分配到各艦上,
這也對司令部的指揮通訊能力造成不良的影響。
: 4. 志摩和西村的艦隊 在協同作戰會合前 就被幹掉了
志摩的艦隊損失還好,只是也已經不可能突入目標了。
: 即便是當時瞎貓碰到死耗子 W.Halsey主力艦隊群被調虎離山
: 栗田遇到的 只是防衛型的艦隊
正確來說是登陸支援。
(CVE在登陸作戰的工作就是用飛機提供對地支援,
以及進行外圍的反艦、反潛巡邏。)
不過當時的日軍艦隊上下都沒人發現他們遇到的是CVE,
而都以為這是美軍的正規航艦部隊。
: 但若是沒有決定撤退 並完全殲滅當時的輕型防衛艦隊 塔菲三號
: 那很事後諸葛的說 美國陸戰隊 應該會GG掉很多人
殲滅完還要再繞半圈才會到達灘頭海域。
: 但史實就是 栗田選擇撤退了 有趣的是 當時好像也沒人反駁這位指揮官的決定
: 好像有一種來菲律賓海域一遊 可以回家了的感覺
1.
因為日軍當時全部都認為已經逮到其中一隻美軍機動部隊、並予以重創了。
一線艦隊(想幹掉機動部隊)與本土高層(想幹掉登陸部隊與船團)的思維差異,
是老早就已經出現的問題了。
依照本土的聯合艦隊與軍令部的看法,
為了延遲美軍的登陸與進軍,
就算把整個實戰艦隊通通賠光都在所不惜。
而依照第二艦隊司令部的看法,
就算艦隊想全力衝向登陸船團,也一樣可能遭到敵方主力的全力攔阻;
因此如果艦隊在前往攻擊登陸船團的途中遭遇敵方主力艦隊,
就只能先與敵方艦隊決戰。
而依照當時日本艦隊遇到的情形,
他們的確以為自己真的遇到敵方主力的一部分、並且將之擊破,
然而美軍的主力不可能只是幾艘航艦而已,
一定還有好幾隻類似的部隊。
(現實中美軍的確也還有十幾艘的CVE在灘頭附近)
那這樣是要繼續抓出對方的其他航艦編隊,
還是不顧一切繼續往灘頭上?
2.
實際上再不回頭的話日本艦隊才真的必死無疑。
(艦隊最後回到汶萊時,很多戰艦的燃油已經燒到只剩100噸不到,
驅逐艦也有不少剩下幾十噸而已的。)
: 至少對照之前珍珠港和中途島海戰 帝國海軍還不時有意見上與戰略上的衝突
: 這次撤退的決定真是和平
: 所以 狩野哥疑惑
: 1. 若當時真的把塔菲三號全隊殲滅了 美軍陸戰隊真的會無法登陸嗎?
: 那日本又可以保住菲律賓多久?
a. 到達灘頭前還是得面對其他部隊的攻擊追殺,
能否在損失較少的情形下到達灘頭發動攻擊,也是很大的疑問。
b. 當時雷伊泰島上的日本陸軍第16師團也已經是被重創的狀態
(美軍登陸地點Tacloban剛好就是師團的司令部與後方單位駐地,
登陸第二天司令部就被迫轉移了,第四天時三個聯隊長裡面的兩個戰死),
日軍如果不從其他地方調度兵力,一樣無法將登陸的美軍趕下海。
: 2. 如果本來就打不贏 有必要做出無謂的犧牲嗎?
: 栗田健男被叫「逃跑的栗田」 算不算因為時代背景的因素 不小心背了黑鍋呢?
背很大。
: 這只是狩野哥粗淺的想法 希望大家討論看看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