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元1624年,福建總兵俞咨皋信步走在鳳櫃尾城的城牆上,他昂首闊步、意氣風發,因為
他剛剛才打了一場大勝仗。盤據澎湖兩年之久的荷蘭人投降了,在甲必丹(註1)李旦的斡
旋下,荷蘭人同意前往台灣,並且不再侵犯沿海。這可是一個大大的功蹟,想必不久就可
加官進爵。一旁,一名叫一官的荷蘭華人通譯十分低調的站在一旁,冷眼看者這一切,他
抿者嘴,一語不發。俞咨皋並不在乎他,因為他只是一位名不見經傳的小角色。不管是荷
蘭司令雷爾生還是俞咨皋,皆想不到此人在不久的將來,將會變成中國最大的海盜,他的
家族一舉一動都將影響中國未來的命運。
註1:甲必丹(Captain),葡萄牙文,原意是指船長或隊長。後來成為漢人領袖的稱呼。
鄭芝龍,字曰甲,乳名一官;號飛黃(或稱為飛虹),福建省安南縣石井人。生於西元1604
年4月16日,卒於1661年11月24日。芝龍在家排行老大,有芝虎、芝麟、芝鳳、芝豹四位
兄弟。
鄭芝龍幼時頑皮,十歲時在街上遊玩時不小心把石頭扔中知府蔡善繼額頭,蔡善繼見他姿
容秀麗,認為他有富貴之相,便放他一馬。
長大後的鄭芝龍精通音律與賭博,臂力出眾,還耍的一手好棍棒。傳說因為調戲小媽,被
老爸追殺,只好投靠甲必丹李旦,備受李旦寵愛,並認為義父。
我很懷疑一個男人為何會被另一個男人「備受寵愛」?難道有不可告人之處?這蠻有可能
的;其一,明清社會充斥富人收養佞童之風,其二,是芝龍的容貌;因為不只一本書說芝
龍容貌出眾,《海上見聞錄》說芝龍幼時姿容秀麗,《廣陽雜記》說他幼姣好,《明季北
略》說他固姣好色媚;一再的暗示他有當小相公的可能。
明代沈德符《敝帚齋余談》有提到:「近乃有稱契兒者,則壯夫好淫,輒以多金娶姿首韶
秀者,與溝衾裯之好,以父自居,列諸少年於小舍,最為亂逆之尤。聞其事肇於海寇雲,
大海禁婦人在師中,有之輒遭覆溺,故以男寵代之,而尊豪剛遂稱契父。」
他更進一步說明「且閩人酷重男色,無論貴賤,各以其類相結,長者為「契兄」,少者為
「契弟」。其兄入弟家,弟之父母撫愛如婿,弟日後生計及娶妻諸費,俱取辦於「契兄」
,其相愛者,年過而立者,尚寢處如伉儷。」
我們再看鄭成功的畫像,眉清目秀、面白无须,與其說是位大將軍,更像是聊齋裡面出現
的文弱書生。兒子的容貌如此,想必父親的應該不差。而且李旦為何願意認一位既不是同
鄉又認識不深的年輕人當義子,你說其中沒貓膩,連芝龍自己都不信,不管你信不信,反
正我是信了。
不管鄭芝龍是否有賣屁股,我們可以確定的是,芝龍離家的那段時間,先去澳門投靠了舅
舅黃程,學習了葡萄牙語與西班牙話,還歸化了天主教,教名是尼古拉。後來跑去日本,
住平戶,娶日人田川氏之女,以裁縫與當翻譯為生,並追隨李旦且獲得了信任。1624年,
鄭芝龍到台灣擔任荷蘭人的通譯,後來李旦於1625年病故,鄭芝龍接手了李旦的人馬與財
產,開始他的海盜生涯。鄭芝龍通外語、娶洋婆、就職外企、拜富商為大哥,以現代的標
準來說,也是位人贏了。
而《台灣外記》對鄭芝龍在日本的經歷講的更為神奇,充滿了水滸傳色彩;1624年,鄭芝
龍等二十八人拜大海盜顏思齊為盟主,聯合在地華人與華商三百餘人,想要推翻平戶蕃主
松浦隆信成為一國一城之主,但因為事蹟敗漏,顏思齊等人只好逃於海上。1625年10月顏
思齊死於台灣,大家以擲筊來決定下任盟主之位,鄭芝龍連擲十次聖筊,遂成為一幫兄弟
之老大。
《台灣外記》這說法可靠嗎?我認為並不可靠。那時德川幕府已經成立,統治已穩固,先
不說只靠300餘人是否能奪平戶蕃,就算能成功,事後也會招到德川幕府派重兵反擊,根
本守不住。也有可能這300人得罪了松浦隆信,最後只好拋棄事業,遠走他方。
現在出現一個問題,鄭芝龍到底是跟隨李旦,還是顏思齊?《台灣外記》裡沒有李旦,只
有顏思齊,而《廣陽雜記》只有李旦沒有顏思齊,《熱蘭遮城日記》裡有李旦也有顏思齊
,甚至《明史 和蘭傳》還有李旭、李習;岩生成一教授認為李旦、李旭、李習、顏思齊
可能為同一人,但翁佳音教授認為李旦與顏思齊籍貫不同、事蹟不同、死亡年份與地點也
不一樣,不可混為一談。反正,綜合以上兩種說法,鄭芝龍接收李旦/顏思齊的勢力,賺
得了他人生第一桶金是沒有錯的,這時他才21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