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對日抗戰後期
日軍發動的豫湘桂作戰期間
國軍損失慘重
連有象徵性的衡陽城也破了
很好奇在這幾個月內的時間
美國在華的航空隊無法趕緊起飛支援嗎?
(尤其是衡陽圍城期間)
想說抗戰後期的中國領空盟軍應該已經擁有優勢了…
怎麼會敗到連機場都毀了…?
空優不等於有打擊能量。就算每月幾千架次也只是西歐盟軍幾天的出擊架次。
作者:
jason748 (傑哥我è¦)
2017-07-26 20:31:00就是陳納德的牛皮吹破了
作者:
kira925 (1 2 3 4 疾風炭)
2017-07-26 20:40:001944的時候並沒有一直維持優勢
陸航的四式戰性能是盟軍公認日本性能最好的戰機,而四式戰也有在中國進行過戰役,老實說四式戰應該派給日本海軍才對,太平洋的戰況比在中國還慘烈,結果到末期海軍的戰機大部分還是零戰,不過性能再優秀的戰機也需經驗豐富的老飛行員駕駛才能榨出性能優勢的極限.
簡單說:1.中美航空對有空優,但數量不足以像盟軍在西線
一樣幾乎癱瘓德軍調動 2.出擊要有油料,但是流入中國的物資還是不足,這也包括油料 3.美援物資分配權在史迪威手上,而那時正是他籌劃利用國軍在戰場上的失敗來對老蔣及羅斯福施壓以奪取軍權的時候,他當然不會支持航空隊支援國軍地面部隊作戰,有此3點,所以雖有空優但對戰況幫助有限
作者:
kira925 (1 2 3 4 疾風炭)
2017-07-26 21:33:00首先是弄不上去航母 而且海軍開慣了轉圈圈 再加上中島產量不夠供給雙方 所以是不可能的 假設紫電早半年出來還比較有機會(但是Homare的狀態也一樣不好
作者:
jetzake (加菲貓)
2017-07-26 21:37:00雷電紫電都不能上航母 日本海軍還是照用其實是日本陸軍的飛機不可能給海軍用 反過來也一樣
作者:
hazel0093 (heart-work.info)
2017-07-26 21:40:00kingstong家族老是離題萬里,希望能管管他
作者:
kira925 (1 2 3 4 疾風炭)
2017-07-26 21:41:00紫電有可能性上航母拉 畢竟他的後繼者上航母的試驗是成功的 (測試官自己的感想是比零戰還容易降XD)
作者:
saltlake (SaltLake)
2017-07-26 22:53:00記得在那之前華美航就注意到日軍調動也提出計畫 但是掌握資源調度的不給相關補給 飛機可不是跪著哭求它飛就能飛起來的 更別提彈藥了
已經有空中優勢了 但在中國戰場上 空中優勢無法成為決定戰役因素 不然國共內戰國府空優更大 結果輸到脫褲從1942年開始 陸航的開發思維 已經跟海航差很多了 如果海航肯放寬一點機動性指標 其實絕對可以像陸航每年出新的機種 不需要用零戰打地獄貓
作者:
kira925 (1 2 3 4 疾風炭)
2017-07-27 00:05:00這個我就覺得太樂觀.....
作者:
flyover01 (想得不可得 情愛裡無智者)
2017-07-27 06:40:00盟軍公認性能最好,也還是會被盟軍屌打。日軍最好是還差盟軍多遠?哪款戰鬥機能不漏滑油?更不用說戰術指管導航協同通信等所有方面的全面落後。日本帝國空中武力出現過雙機編隊嗎?
作者:
kira925 (1 2 3 4 疾風炭)
2017-07-27 09:16:00343航空隊是雙機編隊沒錯....
作者:
eszerfrm (smallchu)
2017-07-27 09:17:00雖然豫湘桂會戰國軍損失很多但是實際上與此同時,日軍同樣也損失不小,而且還因此會戰抽調東北等兵力投入會戰造成抽調的地區兵力空虛。另,此會戰也是轉捩點,您觀察一下之後的戰鬥情勢大概能知道這個會戰的重要性
作者: darksnow 2017-07-27 14:35:00
編隊戰術仰賴無線電與編制轉換,IJA有花心思去解決問題到1941年開戰前,大部分戰鬥機都是3機一組;雙機編隊意味著2機一組、中隊戰術、編裝等全部要推倒重來
作者:
kira925 (1 2 3 4 疾風炭)
2017-07-27 14:37:00日wiki有把緣由跟轉換訓練花多久都寫出來了1941/7 把Ki-44/Ki-60(這個沒量產)/Bf-109拿去對戰訓練
作者: darksnow 2017-07-27 14:39:00
那還只是飛行員,中隊從9機制換掉要減成8架還是增到12架
作者:
kira925 (1 2 3 4 疾風炭)
2017-07-27 14:39:00接觸到德國二機編隊的優勢 明野戰技團推倒重寫教範一年1942/7開始普及推廣 回去明野飛校訓練的帶回自家重練
作者: darksnow 2017-07-27 14:40:00
需要的油彈、補充人力機隊轉換時程、後勤編組調修這些與飛行沒太多關係的事情才會左右雙機戰術順暢
作者:
kira925 (1 2 3 4 疾風炭)
2017-07-27 14:41:00更詳細就要看有沒有去找當時文獻研究了
四式戰算是很悲劇的戰機,開發出的發動機確實有不錯的馬力輸出,機體本身的靈活度也不錯,但四式戰發動機的設計還是吃汽油的,日本當時的汽油辛烷值才七十幾,燃燒效率不好也不穩定,發動機運轉時常會有爆震的情況.日本後勤技師基本上最熟悉的還是零戰吧~~而現代採用的軸流式發動機有許多葉片,空氣經過吸入再壓縮後再往後噴出,不過那是客機使用的軸流式發動機戰機用軸流式發動機在最後要噴出壓縮氣體時還會把燃料注入讓壓縮的空氣再經過燃料壓縮空氣中的氧氣燃燒在加壓一次叫後燃器,之後連同熱能和高度壓縮的氣體透過噴嘴噴發,突破音速達超音速狀態.
作者:
flyover01 (想得不可得 情愛裡無智者)
2017-07-27 20:57:00所以這個軸流發動機跟噴射發動機有87%相似?媽啦!那就是噴射發動機啊!問題是四式直面的P-51/P-47是用噴射發動機的喔?四式有其優異之處,問題是日本國力就是不如人沒有一百號汽油,而要能跟美式戰鬥機相提並論就非加這個不可,大日本帝國偏偏就沒有!那不就是一攤廢話了嗎?真正對戰的四式還是要被盟軍打假的日軍對盟軍空軍在末期造成的困擾,還比不上史迪威或險惡的駝峰然後這是無關戰史的部份:1.後燃器並不會加壓再燃燒即使通過低壓渦輪的廢氣壓力依然甚高於第一次進入燃燒室的壓縮空氣2.現代發動機(turbofan)的推力主要來自fan,而不是jet。如果你看到還在純軸流加壓再燃燒作推力的發動機及飛機,快拜!這種時代的眼淚看一次少一次下回恐怕只能在博物館裡相會3.後燃器與超音速並沒有絕對的關聯。有人沒聽過supercruise齁?可憐,這個字的出現都快四十年了
我可沒說P-51/P-47是使用噴射發動機啊~~不論是空氣經噴氣發動機吸入都是經燃燒室燃燒及經過重重葉扇都是在作氣體的增壓的動作來增加推力,設計精良壓縮空氣至一定比例再靠燃燒室膨脹壓縮的空氣產生的超高壓氣體噴出時推力確實能達音速巡航,問題是有幾個國家做得出這種發動機?!蘇聯Mig-31及美國F-22還有一些工業強國作的出屈指可數,可是台灣就做不出能進行音速巡航的戰鬥機~~
作者:
kira925 (1 2 3 4 疾風炭)
2017-07-27 23:45:00....講了一大堆不著邊際
作者:
flyover01 (想得不可得 情愛裡無智者)
2017-07-28 00:12:00老兒活了這麼久,第一次看到噴射發動機可以在燃燒室內對氣體膨脹再壓縮。強爆惹還有喔,我覺得似乎有文組的以為燃燒室後面的葉片,雖然跟燃燒室前面的葉片長的有87%相似,但是這後面的葉片根本不是用來壓縮的,事實上它們還降低了總體的推力。可能文組以為壓縮段的葉片是靠發正念來轉動的最後,別拿維基來抱佛腳。MiG-31那種方式可以說成supercruise的話,F-14甚至F-104就可以做到了你知道MiG-31的推重比只有0.85嗎?呃………還有喔,世界上根本沒有Mi"g"-31這種飛機。講到米格系列時它的名稱是MiG-xx。G一定要大寫,這是民國60幾年世紀航空時就講過的東西原因嘛,講了你也不會聽的
我說的是膨脹已壓縮的空氣,還有葉扇指的是前端而不是燃燒室後端的葉片.
作者:
flyover01 (想得不可得 情愛裡無智者)
2017-07-28 12:56:00那更糟糕了,連國中程度都闕如了。噴射發動機在燃燒前把進氣加壓完全是為了增加燃燒效率,跟燃燒之後的推力沒有關係
作者:
g3sg1 (ACR入手!)
2017-07-29 23:22:00天啊 到底是誰不懂渦輪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