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為於乙未戰爭捐軀的先民們,無論是參戰的清軍或義軍都是值得尊重的,之前
也曾在臺博館買了一個藍地黃虎旗的小書包作為紀念。
但是考查史料以敘述先民的英勇作戰,不宜用極度誇大敵軍傷亡數字來表彰其犧牲。
cora1114板友您既然撰寫了長篇專文逐段討論《臺灣八日記》,那麼也一定讀到過
臺北清軍與義軍的混亂情況--主帥舉棋不定、將官畏縮不前、士兵惶惶不安--
於八日內放棄臺北逃亡。
「德國武官砲兵中尉」修馬灰愈在《臺灣戰役》敘述的戰況與傷亡,是來自打聽到
的消息,他聽說從日軍登陸累計到6月2日,日軍陣亡42名、清軍與義軍陣亡179名。
實際上他是於8月26日在臺北與日本臺灣總督府接洽後,才開始隨日軍視察,後來
還前往東京參觀日軍基地。這本書頗有意思,有空可以翻一翻;不過這位美國人的
「德國武官砲兵中尉」身份卻是假冒的,於出書時被揭穿。
《臺灣戰役》 http://dl.ndl.go.jp/info:ndljp/pid/773772/12
JACAR Ref.C03030951000 日本政府預備授勳予德國武官的調查
https://www.jacar.archives.go.jp/aj/meta/image_C03030951000
JACAR Ref.C04013581200 德國公使提出的詢問
https://www.jacar.archives.go.jp/aj/meta/image_C04013581200
cora1114板友您引述J.W.Davidson在《The island of Formosa, past and
present》中提到了日軍有三名軍官陣亡,以此當成有力證據,逐條駁斥日方敘述
三人為受傷的多則史料,認為「…這就是軍國主義份子『好勝忌敗』的一貫技倆。
至於,宇津木大尉自瑞芳戰役後,就不見《戰史》的記載,也可見其已經陣亡。…」
討論回文時又說「戰鬥詳報是做給外面看的,實際數字他們軍方和日本大本營那裏
他們自己知道就好。」
姑且不論「戰鬥詳報是做給外面看的」這樣武斷的論點如何證明,以下是日軍於
6月7日發回大本營的報告,其中記錄6月2日有三名軍官受傷。
http://i.imgur.com/c7SPhn5.gif
JACAR Ref.C06061971200 基隆戰役傷亡報告
https://www.jacar.archives.go.jp/aj/meta/image_C06061971200
《The island of Formosa, past and present》
https://archive.org/stream/islandofformosap00davi#page/292/mode/2up
這三名軍官中,佐藤門作少尉臉部重傷,《東京朝日新聞》於6月25日刊載了記者
採訪,描述當日戰況與中彈經過,報導也提到大尉大野保宣、宇津木岩吉等人受傷。
他於1899年在日軍第8師團步兵第17聯隊擔任中尉,1901年擔任大尉,1909年已升為
少佐。(職員錄 明治32年 http://dl.ndl.go.jp/info:ndljp/pid/779776/164;
職員錄 明治34年 http://dl.ndl.go.jp/info:ndljp/pid/779780/194;
官報 1909年05月21日 http://dl.ndl.go.jp/info:ndljp/pid/2951119/3)
http://i.imgur.com/K473OYV.gif
大野保宣大尉於1895年12月20日敘勳六等,1903年12月15日升任中佐,1904年擔任
日軍後備步兵第12聯隊長。
(官報 1903年12月16日 http://dl.ndl.go.jp/info:ndljp/pid/2949447/2)
http://i.imgur.com/aiDCCix.gif
宇津木岩吉大尉於1895年12月20日授旭日小綬章,1897年1月升任少佐,於1903年
8月7日由日軍步兵第9聯隊大隊長轉任京都聯隊區司令官。
(任官 http://www.digital.archives.go.jp/das/meta/M0000000000003005053;
官報 1903年08月08日 http://dl.ndl.go.jp/info:ndljp/pid/2949339/3)
參照上述史料,我認為J.W.Davidson記載這三名軍官在臺灣陣亡,應該是錯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