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人的不是個體, 而是群體.
"作戰部隊通常在傷亡率達到50%時會瓦解, 此時的特徵是拒絕殺人的士兵逐漸增加...隨
著同袍與同齡人一個個消亡, 他們殺敵的動力與意志也逐漸蒸發."
- Peter Watson, <War on the mind, 1978>
許多研究都顯示, 促使士兵執行那些凡是有理智的人都不會幹的事- 赴死和殺敵- 主要是
靠著對同袍負責的情感. 另一名學者Richard Gabriel指出- 在作戰時, 生死與共的士兵
間的連結比夫妻還要強. 一支部隊傷亡慘重時, 通常也是戰敗的時候, 精銳部隊也不例外
. 這是這些部隊會變成一支集體憂鬱與冷漠的團體. 由於個人和群體的關係緊密, 當群體
瓦解時, 有可能導致個人憂鬱或自殺. 而這也能解釋歷史上那些集體投降的群體之後決定
集體自殺- 像是二戰期間的日軍.
在人際關係非常緊密的群體中, 同儕壓力很大, 在這種情況下, 士兵寧願戰死也不願讓同
袍失望. 一位越戰老兵就直接了當地說: "不管受過多少訓練, 第一個念頭就是活下去...
但你就是沒法掉頭就跑, 同儕壓力, 懂嗎?" 而這心理早在拿破崙時期就有大量的描述,古
早時羅馬人也是用同樣的心理機制, 讓士兵能在黃金鷹旗下承受一波又一波的蠻族的衝鋒
.
馬歇爾自己就發現, 將一支殘部強制整編到其他部隊實在沒什麼價值, 但將原本同一單位
的士兵一起放在另一個單位下就比較有用. 如果士兵能身處在自己的群體內, 那他作戰時
願意殺人的機率就大幅提高, 反之就是補充兵一個又一個零散地編入部隊後, 效益都相當
低劣- 最好的例子就是二戰期間的德軍和美軍, 平均來說前者的戰鬥意志遠勝後者, 許多
德軍部隊即使傷亡率達到70%依然能血戰到底, 但美軍超過10%就很可能後撤.
法國人Ardant du Picq總結他的觀察: "四位勇敢的人, 如果都不認識, 就不敢攻擊獅子;
而四個不那麼勇敢的人但彼此熟識, 知道彼此會互相幫助, 就會毅然發動攻擊. 這就是軍
事組織學的精要."
群體間除了責任感外, 還能製造出一種匿名感, 讓士兵更願意殺人. 在一些極端情況下,
還會引發無意義的大殺戮, 像是盧安達大屠殺和最近的羅興亞大屠殺. 動物界都有過類似
的事情- 狼群殺戮的瞪羚數量遠超過牠們需要的數量; 狐狸在暴風雨時大量濫殺海鷗. Be
n Shalit指出- 動物世界和人類中這種大量殺戮, 大部分是以群體而非個體的方式進行.
心理學家很早就知道群體的匿名效果, 會製造責任分散(diffusion of responsibility),
像是幫派和部隊的環境能讓成員幹出單獨時絕不會幹的事- 像是拉丁幫派遇到黑人走錯
社區, 就一擁而上把他宰了.
現代警察非常了解這種群體責任和匿名機制, 受訓時就要學習切斷兩者的關係. 例如他們
會在審訊時孤立個體, 讓他們產生自己該負責的想法, 也能減少他們對所屬群體的認同感
.
當然光靠群體效應也無法保證士兵一定能有攻擊行動- 極端點的例子就是把一群和平主義
者或嬉皮湊在一塊, 那他們集體呼麻唱歌的機率遠大於拿起槍桿子去殺敵. 群體要能殺人
, 要有正當性外還要做足教育, 讓個體融入並認同群體才能發揮功效.
馬戰車, 方陣, 火砲和機槍- 軍事史上群體的角色
自古以來的軍事史都能發現這種個體與群體交互影響的過程. 傳統的軍事史家經常不能理
解為何馬戰車(chariot)能稱霸戰場數百年-即使在騎兵興起後依然能苟延殘喘一段時間.
這種工具在效益上實在不能稱得上多優秀, 但檢視戰車能創造的心理優勢, 就能理解其中
的奧妙- 它是軍事史上第一種多人操作裝備(之一).
馬戰車的優勢有幾種- 箭手的弓箭能創造出物理距離, 箭手的貴族或上層社會身分創造出
社會距離, 而追擊時攻擊背後能有心理距離, 而最關鍵的是- 戰車至少要兩人才能操作,
一人駕車, 一人射箭或擲矛. 這種分工合作創造出的責任分散和二戰的機槍手開火率100%
是一樣的- 兩者一般情況下都需多人操作.
方陣崛起後, 成為新一種的大型集體操作武器系統. 希臘方陣雖不像後來的羅馬軍團有更
嚴密的領導統御系統, 但一樣能產生集體匿名效果, 而每個士兵彼此的距離如此近, 也能
產生高度的同儕壓力和彼此監視效果.
等到火藥躍上舞台後, 最有效的武器系統其實是多人操作的火砲(成熟化後). 在三十年戰
爭中, 新教軍和皇家軍都先後把輕型野戰砲部署在團級甚至以下的單位, 成了戰場上的大
殺器. 在隨後的拿破崙時期, 在步兵效益低劣的情況下, 砲兵卻往往能製造出戰場上超過
50%的傷亡人數. 在一次大戰中的機槍, 其實也只是延續早期火砲的直射/中距離殺傷功能
.
值得注意的是, 許多遭遇戰中, 還是有士兵並不受群體的影響而放過對手一馬. 但大部分
士兵決定開殺戒或行動時, 群體確實能發揮影響力. 鼎鼎大名的 Andy Murphy 在一戰中
以一人之力對抗德軍一個連, 獲頒榮譽勳章. 當記者問他動機為何, 這位勇士簡潔俐落地
回答:" 因為他們殺的是我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