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各國戰前民間的動員

作者: jccup (正氣歌)   2017-11-12 19:10:56
※ 引述《saltlake (SaltLake)》之銘言:
: 古時候傳說老蔣到東瀛留學的時候
: 日本教官拿起一塊黏土以該土塊和其中蟲子
: 比喻中國領土和其人民
: 受到老蔣上前捏土塊反諷之
: 這故事不知真假 但是歷史上各國對於假想敵國
: 的國土與人民等 有實際加強灌輸有利我國 仇視該國
: 或對該國各方面(地理 歷史等)加強教育的措施嗎?
: 另外 除了官方派駐假想敵國的大(公)使館等人員
: 的部分任務本就是蒐集該國政經軍精等各種情報
: 利用民間各種途徑像是商業 教育 體育 文化等交流
: (像是以各種名義到假想敵國參訪比賽等)蒐集情報
: 並因而在之後戰爭有重大貢獻的 有這種實例嗎?
: 古中國商業上最有名的是弦高狗運在做生意途中
: 遇到敵軍並唬爛對方將領成功 歷史上有其他類似例嗎?
關於動員和反情報這兩方面其實算是兩個領域的工作,但是最終來說都與一個因素
脫離不了關係----那就是對基層的掌控程度。
中國歷朝歷代對於動員能力的強弱是和地方鄉里政令的貫徹程度有關的。
自戰國時期開始,鄉里的「三老」制度逐漸成形,成為中央朝廷對基層鄉里控制的雛形
,這才是戰國時代動輒五萬、十萬出征作戰的動員基礎,在秦漢時更進一步增設亭長、
鄉三老、秩、啬夫、游徼等基層官員,這才是秦漢大規模動員爭戰和工程的根本,而嚴密
的基層組織也是情報與反情報工作的基礎,但是過度的掌控和動員也超過了當時技術的難
度,因此自東漢以來基層掌控逐漸放鬆,中國歷代朝廷的動員程度也很難在像戰國和秦漢
時期那樣誇張了,而到了最後的明清時代更是變成了「皇權不下縣」的窘況,政府政令很
難貫徹,動員及施政能力一直低落,這種狀況在中國是東亞獨強時還能維持,但是面對西
方列強以及近代日本時這種國民黨的舊中國式的動員能力馬上原形畢露----被日本打
到幾無還手之力,好不容易靠盟國拖勝日本,但是只要國民政府的舊式中國動員力不改,
「皇權不下縣」的狀況沒在國府治下消失,那國民政府就永遠打不贏重建地方控制力的中
國共產黨。
作者: MOONRAKER (㊣牛鶴鰻毛人)   2017-11-13 14:58:00
果然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 :|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