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montmartre: N兄如同過去一樣,總是忘記西方有便宜的屁兵板金胸甲 02/18 01:13
: → montmartre: 那些屁兵用板金胸甲很便宜,品質差的用熟鐵,品質好的 02/18 01:14
: → montmartre: 有到低碳鋼 02/18 01:15
這問題牽涉到了鎧甲的另一個層面,也就是鎧甲乃給人穿的,不是防禦力至上,
穿戴時對人類活動能力的影響也很重要。
在歐洲,防彈板金胸甲(Cuirass)出現時已經步入火銃時代,大約在16世紀以後。
但是就算在Pike and Shot戰術的全盛期,仍然要在最前線肉搏的
長柄矛兵(Pikeman),也越來越嫌棄過重的板金胸甲,原因是金屬製的
板金胸甲若要能防彈就會過度笨重,而且配重非常不平衡,對步兵來說行軍時非常吃力,
而且在戰場流彈四射,死法不只一種,廉價胸甲的成本效益不彰。
於是只剩下可以騎馬的騎兵才使用板金胸甲。
這個轉變大概在17世紀三十年戰爭期間發生。戰爭的早期全身板金鎧甲還比較常見,
戰爭後期就算有穿鎧甲的多僅使用胸甲。
戰爭期間就有指揮官抱怨,分到他手下的部隊,就算是瑞士傭兵的長柄矛部隊,
穿戴胸甲的比率太低。但步兵們通常不理會高級指揮官要求穿戴胸甲的要求,
畢竟靠兩腳行軍的又不是他們。至於火銃兵則基本上已經不穿鎧甲了。
https://youtu.be/CTYuYxmICGo
講到Pike and Shot一定要看這一段,這是2006年電影《Alatriste》中重現
1643年的羅克魯瓦戰役(Battle of Rocroi)的場面。
前半可以看見就算穿戴護甲對火砲依然沒轍,而火銃隊基本上是不穿護甲的。
因為多為騎兵使用,後來板金胸甲成為一種具裝飾意義的裝身具,17世紀後一時之間
歐洲的軍事指揮官很流行留下穿戴胸甲的畫像。
而在18世紀進入刺刀時代後,步兵索性全面不穿鎧甲,全靠神明保佑。
https://youtu.be/HJfkWyxe-g8
電影《決戰時刻》(The Patriot)重現的18世紀美國獨立戰爭場面
雖有少量特殊目的的防彈裝甲,但步兵缺乏有效防具的狀況一直持續到20世紀後半,
因材料科技的進步,出現相對質輕的防彈裝甲為止。但就算是現在,防禦力高的防彈防具
仍然相當笨重。
在現代戰場上步兵防彈裝備的重新出現,我認為很大程度與機械化載具的出現,
步兵不再只靠兩腳走路有關。事實上一次大戰時使用的若干據點衛兵用的金屬防彈裝甲
不計的話,二次大戰期間的最早期現代化防彈裝備是提供給轟炸機組員使用的
防空砲護甲(Flak Jacket)。
https://en.wikipedia.org/wiki/Flak_jacket
https://i.pinimg.com/originals/0b/2b/66/0b2b66ca5965bc9ed637819b61aa40aa.jpg
穿戴防砲護甲跟氧氣面罩的WW2轟炸機組員
但就算到了21世紀,由於可防禦現代步槍子彈的Class III-IV級防彈護甲,
往往仍重達10-20kg(看材質的高價程度,使用現代金屬材料製的比較便宜但較重),
一旦步兵到了要下車徒步行軍的阿富汗山區之類地形,護甲對行軍能力會造成顯著的
影響。
例如在2002年的阿富汗森蚺作戰(Operation Anaconda)期間,
緊急投入救援的美軍遊騎兵部隊因高山行軍困難,便不得不拆下護具的陶瓷防彈板
拋棄山間,好加快行軍速度。
(據說當時的士兵們稱,這是他們玩過最高價的飛盤)
: → montmartre: 紙甲這種用厚度換防禦力,有啥好講的?明代楊國楨在《 02/18 10:13
: → montmartre: 湧幢小品》說“紙甲,用無性極柔中之紙捶軟,迭厚三寸 02/18 10:15
: → montmartre: ,方寸四釘,如遇水雨浸濕,銃箭難透。 02/18 10:15
: → montmartre: 用鐵的話只要1~3公分就能防彈,用紙要厚到9公分 02/18 10:22
根據紀錄與流言終結者的還原實驗,就算這樣的紙甲也是比具同等防穿刺能力的
鋼鐵要輕。
事實上流言終結者的實驗有很大一部份在測試人類穿金屬鎧甲與穿紙甲時的
活動能力差別,紙甲因為較輕且材料比重較低,活動能力是顯著較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