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innominate (innominate)》之銘言:
事實是,崇禎元年魏忠賢倒台後,明朝政府恢復財政緊密管理的政策,一度把軍費壓到較
低,財政缺口也有逐步彌補的機會,只是在己巳之變後逐漸無法挽救。如果天啟年間可以
不要中斷以財政出發的國策,未必會走到崇禎年間的地步;甚至如果能夠透過教會人士如
孫元化等人逐步取得西洋技術,軍隊的實力只要沒發生兵變就能有增強的可能。
當然這都是非常困難的,所以我只是指出明朝確實有這樣的可能性而已。
關於崇禎年間的財政政策,可參考〈崇禎朝薊遼兵變與餉稅重整〉。
: : 1.當時的人根本不知道確切人口數,明朝官方紀錄還停留在八千萬。
: : 2.後金幾乎戰無不勝,和談只不過是外交策略而已,又不是劣勢求和。
: : 你一廂情願的認為皇太極沒信心沒鬥志,問題是絕大多數研究都不是這樣解讀,
: : 難道松錦之戰後他一度與明朝談判,也是因為認為打不贏嗎?這也太悖離實情了吧。
: 可我看的研究大部分都這樣解讀
哪些研究?
: 就像你說的
: 當時的人怎麼知道人口數?
: 後金又怎麼知道明朝的能量有多大?
: 他們認知的是明朝很大
: 明朝可以打輸了又來,他們敗一場就要亡了
: 若和事果成,則何必爭上下?但各據其國,互相贈遣,
: 通商貿易,斯民俱得力田生理,則兩國君臣百姓,共享太平之福矣! <清太宗實錄>
你一直迴避滿清入關前從沒大敗過這個事實,如果真的那麼害怕戰敗,還會向明朝要求那
麼多、那麼嚴苛的條件?這根本就不合理。
〈論努爾哈齊與皇太極對明朝軍事戰略戰術之異同〉:「崇德七年......皇太極很好地利
用講和,把握戰機,積蓄力量製造輿論,贏得民心。」
「後金與明雙方其實一直都無意講和,講和只不過是雙方軍事戰爭的一種輔助手段。從一
開始皇太極利用明朝假意講和,順水推舟,向天下百姓表明自己不是戰爭的始作俑者,以
爭取民心,為後來攻打明朝做輿論前提。」
「所以明朝為避免兩面作戰,提出講和,以作為緩兵之計,打算先消滅李自成的農民軍,
回頭再攻打後金。後金統治者看出明的意圖,決定繼續攻打明朝。」
: 隆慶和議後,蒙古有沒有打?有啊,但有沒有大打出手?沒有
隆慶和議的背景是什麼?明朝掌握了對方的重要人物。後金有碰上什麼非得要求明朝的因
素嗎?明朝又沒有人質,也打不贏,人家為什麼一定要談?
: 賴建誠的書中就提到這一點
: 邊鎮糧餉的結構對應於俺答
: 在嘉靖25年以前,年例銀未超過百萬兩
: 嘉靖中葉因為跟俺答作戰,年例銀上升到600萬兩
: 到隆慶後下降至250萬兩
: 到萬曆因為遼東戰事又升到500萬兩
: 你說隆慶議和有沒有幫助?
《邊鎮糧餉》裡面明明就有提到把年例銀當作軍費開支是錯誤的方法:
「可以明白年例銀只是邊鎮經費的一部分,根本不夠用,還要靠鹽引、漕運、民運等各種
管道來補充。」「年例銀只是邊鎮糧餉中的一部分」
從第二章的內容可以知道那些數字都不能盡信,而且萬曆年間只有五年、21年、30年太倉
歲入大於歲出,只看歲出的話萬曆年間也沒有比先前出現顯著下降,年例佔太倉的比例在
萬曆五、六年或者18、28、29、40、45年也全都不比先前低。隆慶議和造成明朝的支出降
低完全不符合該書提供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