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白先勇:父親的憾恨(國共四平街會戰)

作者: xeloss (蟹工船の労働者)   2018-03-28 13:26:11
※ 引述《calebjael (calebjael)》之銘言:
: : 推 peterlee97: 其實不是人數不足 當時的質遠超越共軍 量則是不會差 03/14 00:27
: : → peterlee97: 太多 如果在第二次四平會戰後 白崇禧願意擔起政治責 03/14 00:27
: : → peterlee97: 任 命令渡過松花將打下哈爾濱跟齊齊哈爾這兩個最後握 03/14 00:27
: : → peterlee97: 在共軍手中的東北大城 加上當時老毛跟高層要員已經準 03/14 00:27
: : → peterlee97: 備逃亡蘇聯 共軍軍心士氣會全部崩潰 其他地區在東北 03/14 00:27
: : → peterlee97: 都已經違反停戰令下 其餘地區的兩軍也不太可能會乖啦 03/14 00:27
: : → peterlee97: 但面對老美的政治責任 下台免不了 老蔣事後會不會補 03/14 00:27
: : → peterlee97: 尾刀也是另一回事(但要考慮滅共是老蔣心心念念之事) 03/14 00:27
: 先說﹐四平大戰(國軍進攻﹐共軍防守的那場﹐在國軍稱為第一次四平戰役﹐
: 在共軍稱為二戰四平)是1946年4-5月的事﹐關內戰場還沒全面開打。
: 為什麼在延安的老毛﹐在當時共軍實力排第一第二第三的山東、
: 晉冀魯豫、華東都完好無損﹐擁有130萬正規軍以及260萬民兵的情況下﹐
: 要因為國軍打下哈爾濱就準備逃亡蘇聯﹖
: 然後說到東北大城﹐這讓我想到一個問題﹐有很多人其實對當時東北的情況不了解。
: 譬如說﹐哈爾濱的地理位置在哪裡﹐拿下哈爾濱之後﹐共軍還有多少地盤。
: (四平大戰之後﹐東北九省中﹐共軍還有完整的五個﹐還有三個在五成以上)
: 雖然好像各種文章說過不少次﹐但畢竟東北離我們太遠﹐
: 還是缺乏一種比較容易體會到的直觀感。
: 所以我想這次換個方式﹐用 大城市、中城市 的情況﹐來顯現一下東北的戰局。
: 在國共內戰時的東北地區﹐那些縣城級別的小城市不算﹐算得上大、中城市之列的﹐
: 一共有 17 個。(包括 3個行政院直轄市﹐8個省會)
: 按從大到小來排列﹐名單是這樣﹕
: 瀋陽(直轄) 大連(直轄) 哈爾濱(直轄) 長春(吉林省會) 安東(安東省會)
: 吉林 鞍山 牡丹江(牡丹江省會) 齊齊哈爾(嫩江省會) 佳木斯(合江省會)
: 錦州(遼寧省會) 營口 黑河 通化 四平(遼北省會) 綏化 海拉爾(興安省會)
: 安東即今天丹東﹐黑河即清代璦琿﹐通化是東北日軍重要據點﹐偽滿第二首都﹐
: 海拉爾即今天呼倫貝爾﹐東北九省最後一個是省會在北安的黑龍江省﹐
: 但該省當時最大的城市還是黑河﹐北安祗是小城市也一直在共軍手中﹐不列。
: 然後當時大連因為雅爾達密約﹐老蔣不得不答應放給蘇聯佔30年﹐先忽略掉。
: 其他16市﹐為行文格式方便﹐以下均略取第一字作名單﹐即﹕
: 瀋 哈 長 安 吉 鞍 牡 齊 佳 錦 營 黑 通 四 綏 海
: 共軍先入東北﹐國軍直到1945年底才進入東北﹐先佔錦州﹐然後營口與瀋陽。
: 這個時候的東北是如此﹕
: 國﹕瀋 錦 營
: 共﹕ 哈 長 安 吉 鞍 牡 齊 佳 黑 通 四 綏 海
: 然後國軍就面臨一個選擇﹕從瀋陽出發﹐東進還是北上﹖
: 遠的不算﹐比較近的是
: 東﹕ 安 鞍 通
: 北﹕ 長 吉 四
: 事後來看﹐不好選啊﹐都差不多。
: 因為問題就在於﹐國軍在東北的兵力太少了不夠用。
: 但當時剛開打﹐國軍比較輕視共軍﹐所以兩邊都進﹐新1軍北上﹐新6軍東進。
: 東進的順利拿下鞍山﹐北上的在四平受阻﹐所以新6軍急急被調北上﹐
: 國軍主力匯聚﹐才有了四平大捷。
: 四平一戰之後﹐變成﹕
: 國﹕瀋 長 吉 鞍 錦 營 四
: 共﹕ 哈 安 牡 齊 佳 黑 通 綏 海
: 7比9﹐但剛好國軍都大一點(瀋對哈﹐長對安﹐吉鞍對牡齊)﹐國軍佔優﹐
: 所以會有人覺得國軍繼續北上﹐拿下哈爾濱就戰爭結束了。
: 先不說德惠還不到長春跟哈爾濱的中間(德惠離長春70km﹐離哈爾濱150km)﹐
: 且慢﹐新6軍是東進到一半緊急調去北線的﹐東進僅僅拿下了排第6的鞍山﹐
: 還有第4的安﹐第13的通﹐能放著不管嗎﹖
: 當然不能﹐不但不能放著﹐還必須馬上管。
: 因為5月18日四平大戰結束﹐5月24日﹐南線共軍就反攻拿下了排第6的鞍山﹐往上看三行
: 鞍山易手﹐共軍就從東面威脅到瀋陽跟營口﹐一日三驚﹐變回6比10。
: 所以國軍不得不從北線把兵力調回來﹐先穩住瀋陽附近。
: 說到底﹐就是兵力不足。
: 接下來就簡單了﹐國軍必然要先東進解決南線的共軍2個軍﹐然後才能安心北上﹐
: 不然就想去打哈爾濱﹐那瀋陽空虛怎麼辦﹐兵力不足﹐北上那麼好上的麼。
: 白先勇說白崇禧如何覺得要趁勝北上﹐但翻國府檔案﹐祗有白崇禧當時對老蔣說﹐
: 東北至少要再加三個軍才有機會清剿共軍的文檔。
: 但是6月﹐關內的全面內戰就開始了﹐到處都要用兵。
: 休息整補之後﹐國軍就向南線共軍進攻了﹐經過幾場激戰﹐到了這年年底﹐終於變成
: 國﹕瀋 長 安 吉 鞍 錦 營 通 四
: 共﹕ 哈 牡 齊 佳 黑 綏 海
: 9比7﹐這是國軍優勢最大的時候﹐可這時﹐北線的共軍已經滿血復活還更多血了。
: 南線的共軍丟了城市﹐但還在臨江地區的最後四個縣﹐那地方都是朝鮮人﹐
: 是共軍的大本營﹐後來林彪手下有幾萬朝鮮族的士兵﹐就多數是這個地方出來的。
: 再進一步﹐國軍就能消滅南線的共軍了。
: (11月共軍在討論是否放棄南線﹐全軍北撤﹐然後陳雲被派到當地去指揮﹐
: 陳雲堅持要留在當地﹐提出寧願自己死光﹐也要幫北線拖住國軍)
: 然後﹐就是長達四個多月的 三下江南﹐四保臨江 ﹐這是東北戰場的轉折點。
: 簡單來說就是﹐國軍一打臨江﹐快要贏了﹐北線的共軍就渡江南下﹐圍攻北線國軍。
: 說到渡江插個話﹐哈爾濱雖然也是在江邊﹐陶賴昭也在江邊﹐都是同條江﹐
: 但這條江是拐了個大彎的﹐所以陶賴昭離哈爾濱還很遠﹐用台灣的距離來類比﹐
: 就是台北是哈爾濱的話﹐長春是嘉義﹐陶賴昭是台中。
: 兵力不足啊﹐所以南線國軍就不得不暫停進攻臨江﹐調去北線救援。
: 等到北線共軍退了﹐國軍南線4個師想看看能不能就這樣搞定共軍﹐
: 結果二打臨江証明﹐4個師是遠遠不夠的。
: 所以國軍又從北線調兵南下﹐三打臨江﹐然後林彪就二下江南了。
: 事實就是說明﹐東北的國軍兵力嚴重不足﹐北上則南邊虛﹐南邊共軍就出來鬧騰﹐
: 南下吧﹐就北虛﹐北邊共軍就出來鬧騰。
: 在這個過程﹐國軍還又丟了88、89兩個師﹐然後不得不從熱河抽兵來東北﹐
: 代價就是熱河省完了﹐轉攻為守。
: 等到共軍的三下江南﹐四保臨江結束﹐國軍沒能打下臨江徹底剿滅南線共軍﹐
: 東北的戰略攻守之勢就易手了。
: 國軍四次進攻臨江是到1947年4月結束﹐然後5月共軍就開始反攻了(夏季攻勢)﹐
: 國軍5月丟了通化﹐6月丟了安東﹐也是在6月﹐雙方又在四平大戰﹐國軍守住了。
: 這時東北就變成
: 國﹕瀋 長 吉 鞍 錦 營 四
: 共﹕ 哈 安 牡 齊 佳 黑 通 綏 海
: 回到了7比9﹐如果這時國軍收縮兵力到南線﹐放棄北線長吉四三城﹐還是有一線生機的﹐
: (更早的話﹐不要北上長春﹐在四平見好就收﹐集中全力先搞定南線再北上也好)
: 然後陳誠7月到了東北﹐熊式輝杜聿明陳明仁等相繼被擠走﹐
: 劉光頭都有段時間被停職等待調查所謂的貪腐問題。
: 陳誠也知道東北兵力不足﹐但他是用擴充保安部隊來當正規軍的方式增加兵力﹐
: 既不肯從北線撤軍﹐又不肯從關內增兵以主動進攻﹐結果加水之後反而降低了戰鬥力﹐
: 而且不但沒有了主動進攻的能力﹐而且分散守衛﹐處處皆想守﹐處處皆力弱。
: 林彪又來進攻了(秋季攻勢﹐1947年9-11月)﹐東北全線崩盤﹐老蔣親自到東北﹐
: 然後還是要從關內華北調了5個師來救場﹐代價就是華北也完了﹐轉攻為守。
: 東北的國軍雖然在增援後暫時穩住了局面﹐但這次就真的祗剩下大中城市而已了。
: 然後陳誠宣布﹐東北的局勢已經穩定﹐國軍有能力守住。
: 話音剛落﹐林彪又來進攻了(冬季攻勢﹐1947年12月-1948年3月)﹐
: 各個城市被共軍一個個攻下﹐四平被奪下﹐鞍山營口輕易易手﹐吉林60軍主動放棄﹐
: 這時的東北已經是
: 國﹕瀋 長 錦
: 共﹕ 哈 安 吉 鞍 牡 齊 佳 營 黑 通 四 綏 海
: 3比13﹐然後﹐長春就無路可退﹐一直圍了半年﹐雙方坐等9月的遼瀋會戰了。
: 到了遼瀋﹐錦州一丟﹐瀋陽也孤城了﹐還好劉光頭又撿漏襲取了營口逃出來一些人。
: 結論就是﹐國軍兵力太少﹐能再多三個軍就能北守南攻穩妥取勝﹐
: 多三個軍﹐如果賭性重﹐也能在四平大戰之後分兵南北皆攻﹐看一下運氣和林彪的底牌。
: 但是就是沒有﹐所以不用想四平之後繼續北上了﹐除非願意拿瀋陽或錦州去換哈爾濱﹐
: 然後後勤線被切斷﹐全軍在哈爾濱吃草看看蘇聯人會不會佛心運點物資來救濟。
: 而另外﹐在史實上﹐國軍戰略優勢最大的時候並不是四平大戰之後﹐
: 而是一打臨江﹐跟三打臨江。
: 不但達到了9比7這個短暫超過共軍的大中城市佔比﹐而且就差一點就能搞定南線共軍了。
: 也就難怪當時林彪要兩次冒著那年東北零下40度的低溫﹐跨江去打北線國軍來救援南線﹐
: 出現了大量的非戰鬥減員。
: 然後﹐就那個說放手讓他北上就能拿下哈爾濱的新1軍啦﹐雖然是守住了德惠沒錯﹐
: 可是兩次兩個師分別被共軍吃了一個團﹐叫別人來救結果就把南線的優勢耗掉了。
: 新1軍戰力是不錯﹐但當時在德惠農安這線分散守備﹐不後撤收縮兵力到長春﹐
: (如果讓71軍守長春﹐然後新1軍作為預備隊在長春可以隨時出擊﹐
: 林彪就不敢隨意過江南下硬碰集中起來的新1軍了)
: 就跟日軍去瓜島﹐德軍去史達林格勒﹐不但自己耗光還連累友軍一起來耗的感覺。
: 等三下江南四保臨江一結束的當月﹐孫立人就被明升暗貶調離新1軍軍長職﹐
: 我是覺得跟他在這三下四保過程中的不盡如人意有關系。
: 雖然說此前的國軍還保有優勢﹐一些失誤﹐被共軍吃掉一兩個團看起來問題不算大﹐
: 但累積起來﹐以及南北線的缺乏配合﹐就造成了局勢的轉折。
: 孫立人祗看到當面的哈爾濱﹐強調友軍配合自己增援自己﹐
: 卻看不到南線激戰正酣的大局﹐也不顧當時東北國軍的實力夠不夠去佔領哈爾濱。
: 佔領哈爾濱是巨大的戰功沒錯﹐然後呢﹖然後齊齊哈爾﹖佳木斯﹖牡丹江﹖
: 黑河﹖綏化﹖海拉爾﹖仗還有得打呢﹐國軍準備再分出多少個師去守備這些地方﹖
: 也缺乏共軍陳雲那種 我就死這裡幫別人拖住敵人﹐讓別人去立功 的決心。
: (犧牲自己為自己立功的心是有的﹐但犧牲自己成全廖耀湘嘛﹐就沒有了)
: 當個師團長的才能是足夠的﹐當軍長就有點不夠﹐要當戰區司令那真的不太行﹐
: 比杜聿明、廖耀湘等差了不止一點。
: 不過﹐也剛好因此讓他避開了隨後的東北崩盤﹐反而名聲得保。
: 除了練兵﹐孫最適合的場景恐怕是金門那樣﹐名為戰區實則放大的師長﹐
: 不用管左右後的戰略配合﹐反正就正面硬碰﹐然後有後方別人源源不斷上來配合自己。
: 扯遠了﹐主要是看到跟孫立人一樣﹐認為可以隨便進攻就再進一步拿下哈爾濱﹐
: 然後就好像東北戰局就解決掉了似的﹐忍不住要反對一下。
: 再說一次﹐東北國軍真的就是兵力不足﹐無法兼顧。
國軍在1946-1949在東北戰場
最大的問題是打法都是憑依鐵路攻佔大城市
其中以中東鐵路為核心
從營口(遼東半島內撤關內海路港口)到瀋陽 至中段到(四平/長春) 最後到北端哈爾濱
兩次四平會戰 國共都是在爭中東鐵路南滿段的主導權
但共軍在裝備劣勢下敗給新一軍+新六軍聯軍
還是退守鐵路兩側農村打游擊
南滿段的共軍一直沒有被有效殲滅
才有1947年初共軍的三下江南 四保臨江戰略
基本上就是固守北滿 游擊南滿疲弊國軍(期間東北國軍在南滿段到處跑XD)
然後陳誠接替杜聿明來接東北軍政長官又幹了蠢事
裁掉國軍收編的偽滿武裝部隊
這些失業官士兵後來多數都跑去東北民主聯軍了
本來林彪在第一次四平會戰(1946.5)手上的東北民主聯軍只剩不到十萬人
到陳誠1947年中來接替杜聿明幹了裁軍蠢事後
1947年底東北民主聯軍已經膨脹超過30萬人
這為 1947林彪發起的秋季攻勢和冬季攻勢補足了兵力
再來講一下鞍山這個城市
這個城市其實不算南滿段國軍陳兵戰略的東線城市
鞍山之所以重要
主要是它是連接瀋陽和營口間的中繼最大城市(經由中東鐵路南滿段)
丟了東北國軍透過海路要撤回關內就死了
這也是為何遼瀋會戰 只有劉玉章的52軍成功從營口退回關內(52軍駐軍營口)
因為半年前共軍已經攻下鞍山
國軍要退回關內只剩陸路走錦州到山海關
但遼瀋會戰林彪就是先打范漢傑駐軍的錦州來個關門打狗
華北馳援北上救錦州的侯鏡如兵團又遲滯不進
東北國軍東線城市真的攻下的只有通化和安東
但都只是短暫的占領而已
另外補充幫忙修正一點
安東省省會是通化 並不是安東
安東是中國當時和北朝鮮的邊界貿易大城而已(今遼寧省丹東市)
軍政中心是在通化
作者: eszerfrm (smallchu)   2018-03-28 13:54:00
其實我有提過,通化這個點算重要...XD
作者: ImprovingMe (改善自己)   2018-03-29 23:31: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