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歐洲病夫與東亞病夫

作者: jimmy5680 (不太會飛的企鵝)   2018-04-09 22:22:11
※ 引述《Nomic ((Nomis))》之銘言:
: 網誌圖文版:https://cimonnomis.blogspot.tw/2018/04/blog-post_9.html
補充一些數字和敘述。
克里米亞戰爭爆發時(1853年),鄂圖曼陸軍名義上有48萬人,其中正規軍有12萬餘人,而
最精銳的十二個步兵營已裝備了米尼步槍──俄軍連一挺也無。克里米亞戰爭的焦點雖然
是英法聯軍包圍塞瓦斯托波爾,土軍在戰爭中的表現並不算很差,甚至曾數次擊敗過俄軍
,此時還在維持江南大營的清軍完全沒有可比性。
到了再次開戰的時候(1877年),土軍的兩萬名軍官中仍僅1600名軍校生,被視為嚴重弱點
,但是考慮到日本陸軍士官學校成立僅三年、畢業生不過數百,清帝國的天津武備學堂則
根本還未成立,鄂圖曼的軍事現代化顯然有一定的成效。事實上,土軍的敗北雖然揭露出
鄂圖曼軍事體系的諸多缺陷,卻更應歸因於俄國積極整頓軍備的成果,不少學者都認為俄
軍在這場衝突中有著相對完善的後勤與戰略體制。
Nomic大引用Ian Drury的數字,稱俄軍在第四次普列夫那戰役時有12萬人,土軍投降時則
有四萬三千人。不過按照Mesut Uyar和Edward J. Erickson合著的鄂圖曼軍事史,俄軍在
此戰前夕其實是集結了超過二十萬人,而包圍圈中的土軍雖然確實達到四萬餘人,戰鬥人
員已經僅約三萬人,其他都是非戰鬥人員。
總而言之,如Nomic大所描述的,土軍戰力之強,清日兩國在1870年代難望其項背。
作者: KoujikiOuji (古事記王子)   2018-04-09 22:42:00
大推
作者: TheoEpstein (Cubs)   2018-04-09 22:53:00
猛推
作者: Hartmann (銀之朔風)   2018-04-10 00:13:00
推,土一直旁邊有強大的鄰居,所以有持續在變革,清朝在鴉片之前在東方是最強,缺乏持續刺激變革的動力,日本也應該是缺乏刺激吧
作者: Stabberlol (Stabberlol)   2018-04-10 01:20:00
日本也是黑船事件又會才開始變革的,說實在沒需求沒有政權會去搞革新,土也是地理位置的壓力才會如此
作者: kuma660224 (kuma660224)   2018-04-10 12:32:00
黑船之前也因封建制,已有局部西化幕府管控不嚴密的地方還不少。邊陲藩容易默默跟外人接觸交流
作者: diecoss (熊)   2018-04-11 09:31:00
是說當邊緣人也是有好處的嘛
作者: roy0204758 ( )   2018-04-12 01:22: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