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otis1713 (segayu)》之銘言:
: 最近一直有個疑惑,就是以前從二戰史的書中讀到軸心國的敗筆之一是沒能拿下馬爾他,以
: 切斷大英帝國的亞歷山卓-馬爾他-直布羅陀生命線。當時個人理解為是指大英帝國-蘇伊士
: 運河-印度的資源運補。
: 但是最近在翻資料,關於地中海海戰,盟軍在塔蘭托打贏後,貌似軸心國還有能力在地中海
: 做戰,而且後面還拿下了克里特島,甚至還能圍攻馬爾他。那亞歷山卓-馬爾他-直布羅陀這
: 一條線是指切斷軸心國北非的運補線嗎?還是英國-印度的交通線還是穿過地中海?如果是走
: 地中海航線,那軸心國為何沒考慮在義大利南部多蓋機場獵殺船團?(個人只知道德軍狼群在
: 這裡不是很好發揮,好像是因為地中海不適合潛艇)
WW2地中海戰區還蠻冷門的。
先提醒幾個地中海特有的戰略問題。
1.地中海的兩大入口,直布羅陀海峽,蘇伊士運河(加上印度洋),
都牢牢掌握在英國手中。
這嚴重妨礙了軸心海軍進出地中海以及相互聯繫。
2.地中海的海域較狹窄,制空權箝制海軍行動較為容易些。
是故軸心奪下克里特島跟進出北非,很大程度是仰賴空權提供的掩護。
軸心海軍本身則不太能成事。
義大利在地中海的大型艦艇被空權跟英國戰艦跟巡洋艦吃得很死,反而是小型船
跟蛙人很強。(義大利蛙人潛入英國軍港炸沉了兩艘戰艦)
克里特島戰役雖然德軍透過空降作戰取得成功,但由於制海權被英國海軍掌握,
英軍最後還是能透過海路撤走殘餘部隊。
至於馬爾他島戰役的關鍵性,由於馬爾他島的位置對於妨礙軸心國從
義大利跟西西里進出北非相當有用,因此軸心一直沒能完全掌握通往北非的海空回廊。
相反的英國海軍打得贏時就妨礙這條義非航線,打不贏時就退回基地,可以持續不斷地
騷擾軸心對北非的運補。
至於英美的交通線如果不冒險穿越西西里海峽,想支援埃及,
只要繞過非洲跟蘇伊士運河就好,安全得多。
想支援蘇聯,也能繞過非洲走印度洋航線,再從伊朗上岸後用鐵路運往蘇聯南部。
因此同盟諸國之間的聯繫容易得多。
潛艇在地中海不好發揮有幾個原因,首先地中海太淺,透明度又高,天氣又好,
飛機能夠很容易發現潛艇。而地中海又窄,當時的飛機就可以涵蓋大部分海域,
對潛艇非常不利。
德國海軍因無法進入地中海,支援義大利海軍的能力就相當有限,
除了潛水艇冒死渡過直布羅陀海峽之外(知名電影"Das boot"中有演),還有就是從
陸路運送高速艇進入地中海。何況德國海軍本身也在大西洋方面苦戰。
但地中海的次要戰區黑海方面,則軸心諸國的小型船大戰蘇聯海軍的故事多得多。
雖然顯得有些小家子氣,不過還是打得頗激烈。特別在克里米亞周邊戰役時,
還是發生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