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題文提到了20世紀初期很夯的巡洋戰艦的歷史。
先說巡洋艦(Cruiser)的定義在各國有些微妙不同,但具體來說是一種具有高速跟長航程,
可遠渡重洋行動的中型軍艦,在地位上是各國海軍的骨幹。
至於戰艦(Battleship)則是大軍會戰時使用的。
但一種擁有巡洋艦的速力跟戰艦的火力--但沒有戰艦的裝甲--的巡洋戰艦,
聽起來是個不錯的主意,可以壓倒多數的巡洋艦,又可以逃開打不贏的戰艦。
但在史上最大的海上砲戰,日德蘭海戰當中,巡洋戰艦缺乏防禦力的弱點,
顯示它們被迫對抗戰艦時相當脆弱。
因此之後的戰艦發展,巡洋戰艦的路線大致終止了,而是朝向將攻防都有相當水準的
戰艦盡可能高速化的方向去發展。
但之後一戰之後殘存的少數巡洋戰艦跟一戰後期建造的高速戰艦意外開啟了第二春。
在WW2,空權發達,大型戰艦互毆的場面極端減少,擁有跟巡洋艦的
同等速力的巡洋戰艦與高速戰艦較容易跟多數的巡洋艦與驅逐艦相互編組,也能防衛
航空母艦(起降飛機需要,多數速度跟巡洋艦差不多),因此作為一種比巡洋艦稍微
強一點的巡洋艦,還有活躍空間。
相反地在WW2,速度達不到30節的戰艦則除了在地中海、
南洋群島跟支援岸轟之類戰區非常狹窄的場面外,沒什麼活躍場面。就算那些場面
也不是非戰艦不可。
因此這確實顯示,擁有相當的速力與遠渡重洋的續航力,
確實是個能增加大型艦活躍空間的好主意。原先的巡洋戰艦風潮倒也並非完全失敗。
至於巡洋艦跟他們的小兄弟驅逐艦,在20世紀前半也因為建造技術的進步跟盡可能
塞入更多武裝與設備,在20世紀初期也逐漸大型化。
特別在需要追加很多很多的防空砲、雷達、聲納、反潛武器之後,還要塞入夠多的
人員與對水上對地上武器,甚至還要裝航空機,也真是不得不大型化。
一戰時的巡洋艦多半還只是5000噸排水量前後,到了二戰時期新造巡洋艦多數
都暴漲到10000噸甚至15000噸
真正能限制巡洋艦大小的,除了戰間期的海軍條約之外,主要是成本問題。
特別在有長期巡弋亞洲殖民地需求的英國海軍,
巡洋艦的火力與大小都受到預算與居住性的限制,比其他主要海軍國的近似噸位艦種
要稍微弱一些。但數量上則(除美國外)相當多。
另一方面,原先只是要對抗魚雷艇跟潛艇的驅逐艦,也是因為要遠渡重洋跟重裝備的
需求,到了二戰時期也必須至少2000噸甚至達到3000噸才好用。
甚至這些二戰時期的老驅逐艦,也因為船身夠大,有改裝空間,在很多中小國一路
使用到了21世紀。
去台南各位就可以看到一艘。(德陽艦原本是1945年建造的美軍DD-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