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 stu931134: 女真的紅衣砲主要是明降軍提供的吧... 06/03 04:10
: → stu931134: 入官前好像鮮少自製的記載... 06/03 04:10
: → stu931134: *關 06/03 04:11
: → kuma660224: 1631皇太極已找工匠自行生產,同年立即用在戰場 06/03 04:33
: → kuma660224: 當然後續是有被打掛的明砲被擄獲 06/03 04:35
: → kuma660224: 但一開始是先仿製,才有能力攻城後擄獲敵砲 06/03 04:36
: → kuma660224: 因為一開始明軍的重砲都在城牆上 06/03 04:37
: → kuma660224: 不攻破城就拿不到重砲,但沒重砲又很難破城…… 06/03 04:38
: → kuma660224: 這讓明朝一度認為堅城重砲持續推進就能勝利的錯覺 06/03 04:40
: → kuma660224: 但後金從第一年就造40門砲,搞出牛車自走砲隊 06/03 04:45
: → jimmy5680: 哪來的第一年造四十門,黃一農教授的文章看過沒 06/03 07:36
根據黃一農《紅夷大砲與皇太極創立的八旗漢軍》,天聰五年大凌河之戰時,後金軍初始
投入的火器只有紅夷炮三門、大將軍炮與二將軍炮47門,另於長山之戰擄獲紅夷炮三門、
大將軍炮七門(三將軍以下不計),並於大凌河投降時擄獲紅夷炮兩門、大將軍炮四門、二
將軍炮五門、發熕炮四門(滅虜以下不計)。
該文亦指出《清史稿》所謂天聰五年便已鑄造四十門紅夷炮,應為清實錄中紅夷炮與將軍
炮共四十門的訛誤。這很明顯,因為後面幾年的火炮序列並沒有辦法符合此一數字。
回歸原題,劉鴻亮《明清之際紅夷大炮在清八旗軍與李自成大順軍決戰中的作用》文中的
整理指出,清軍在靠紅夷炮攻破太原、潼關,因而能夠在短期內打垮大順的根據地,迫使
後者向南流竄。
失去根據地、大量領袖且損失慘重的流寇農民軍,與雖然有一定的組織與資源,軍事上卻
顯得疲弱的南明,在清軍的攻擊下當然就逐漸合併起來。所以可以看到南明後來的部隊,
很高比例的部隊是大順和大西政權的殘部。
話說回來,大順軍的實力並不能說弱,多爾袞就說過:
「流寇十餘年來,用兵已久,雖不能與大軍相拒,亦未可以昔日漢兵輕視之也。」
雖然早期流寇只有人數能看,經常被壓著打,崇禎後期已經打贏好幾次大會戰,孫傳庭、
傅宗龍、汪喬年、楊文岳等人都被殲滅,左良玉也被打爆。闖軍的實力是有在增強的,不
能說他們前期被孫傳庭、洪承疇、盧象昇等人圍剿,就以為他們到一片石之戰都還是沒辦
法打硬仗的貨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