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Nomic ((Nomis))》之銘言:
: 網誌圖文版:https://cimonnomis.blogspot.com/2020/02/blog-post_28.html
比利時建國還有一個遙遠的續集:1919年荷比外交戰
比利時在一戰戰勝後,企圖以自身在國際上獲得的威望來奪回建國時失去的爭議地帶,
其邏輯是:
1.1839年列強曾保證比利時中立不受入侵,此一保證已經失敗,條約形同作廢
2.中立保證是因應邊境的戰略劣勢,若無法保證中立,則應反饋比利時較佳的邊境
若比利時的戰略處境改善,也有利於同陣線的英國、法國
3.德國已經戰敗,可以把德荷邊境領土切出來給荷蘭當作補償
比利時企圖遊說協約國的巴黎和會四巨頭,由列強對此議題進行裁決;
荷蘭也很清楚自己根本不可能正面對抗四巨頭,所以也是派人去遊說各國的政要,
避免列強採取親比敵荷的決策。
外交戰結果是比利時先勝後敗,沒能成功把荷蘭領土直接搶一塊下來。
這種純粹的外交戰、不牽涉武裝衝突,似乎蠻少見的;
比利時想趁機強奪部分領土的設想也很大膽,甚至差一點就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