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qlz (())》之銘言:
在三國版khara大也有說過,
這種上中下三策的描述,
用於料敵的時候,謀士一定說敵方採下策,這樣才顯的我方勝算十足。
所以有一半的場景對方採下策。
至於己方進言的時候,
如果主事者採上策可能記錄者就認為中策下策是煩文,乾脆不紀錄,
所以也很難找到記錄。
我找了幾天,勉強符合的大概只有杜牧提出的藩鎮對付策略
上策自治,中策取魏,下策浪戰。
最後唐文宗應該是採取自治策略沒錯,但是有沒有真的達成自治就難說的很。
作者:
Uber (Uber)
2021-09-26 14:58:00楊玄感: 一樓你說我嗎
作者:
ccyaztfe (best_troll_tw)
2021-09-26 15:10:00以前看這些故事,會覺得不選上策很笨;但現在懂的思考,上中下策誰說了算?謀士提的上中下策也只不過是他們自己的看法而已
作者:
gary76 (gary=yrag)
2021-09-26 16:01:00我覺得楊玄感是覺得自己執行不了上中策吧
作者:
exporn (fuxkme)
2021-09-26 16:11:00德國進攻法國的作戰從阿登森林包餃子
作者:
kpier2 (條漢子)
2021-09-26 22:17:00《孫子‧軍形篇》『故善戰者之勝也,無智名,無勇功』
作者:
ccyaztfe (best_troll_tw)
2021-09-27 16:13:00孫子那段話偏幹話。誰打仗不想在準備充分、佔據全面優勢的情況下開戰?能夠無腦平推誰不想?可是實際上很多仗都是逼不得已打起來的,你怎麼能夠用這種說法來要求
作者: Jetboy (噴進男孩) 2021-09-27 18:25:00
孫子是說有爸能靠就靠爸,不要挑戰難事能開圖調難度就嬴,輸家是沒辦法活著說話的
作者: yyest62845 (nonono) 2021-09-28 03:47:00
楊玄感打洛陽沒甚麼問題,攻下政治中心才有話語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