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資料整理翻譯自
Iran at War: 1500-1988 (Osprey, 2011)
很久以前在板上寫薩菲王朝的簡介就有翻這本書,但是現在重看發現有點太鬼扯了,大概
是照抄被神化的畫唬爛王朝史料,寫來給大家參考。
1487年:伊斯瑪儀一世出生。
1488年:父親海達爾兵敗身亡。
1494年:伊斯瑪儀七歲。
大哥阿里兵敗身亡,伊斯瑪儀流亡到吉蘭地區,受當地的勢力庇護。
1499年:伊斯瑪儀十二歲。
返回教團祖庭阿爾達比勒號召父兄的舊部,遂得一千五百人,但在希爾凡國和白羊王朝的
攻擊下被迫撤往亞塞拜然,路上又得一千兵馬加入。
1500年:伊斯瑪儀十三歲。抵達亞塞拜然後,招募兵力增加至七千人。
夏季,二十天內用地道戰術攻破裡海大港達班德。
年底,以七千兵馬對陣希爾凡國的兩萬七千人,全殲敵軍,斬殺敵軍主將。
會戰後,攻破巴庫。
1501年:伊斯瑪儀十四歲。
白羊王朝僭主艾旺德率軍四萬騎來犯,伊斯瑪儀麾下大將率軍五千迎擊,殺敵五千但仍兵
敗陣亡,正在攻打要塞的伊斯瑪儀拔師回援。
伊斯瑪儀率軍七千迎擊,身先士卒衝鋒陷陣,親手斬將搴旗,大破敵軍,殺敵一萬八千人
,艾旺德與殘部潰逃。戰後,進入大不里士,自封為王。
1502年:伊斯瑪儀十五歲。
白羊王朝再興兵三萬來犯,過半是鄂圖曼援軍。伊斯瑪儀以火炮居前,「發二十五彈,殲
敵七千」,最終殺敵一萬八千人,大獲全勝。
1503年:伊斯瑪儀十六歲。
白羊王朝再興軍十二萬來犯,包含大量鄂圖曼援軍。伊斯瑪儀率軍一萬兩千人相迎。敵軍
兵馬橫列七重,伊斯瑪儀親領兩千精騎急攻,連破敵陣四重、再次親手斬將搴旗,敵軍大
潰。此役斬首四萬眾。
敵軍主將與五千殘兵退入塔布拉克城堡,伊斯瑪儀揮兵往攻,挖倒城牆後全殲守軍。
白羊王朝再興兵七萬來犯,伊斯瑪儀率軍三萬相迎,以精騎反覆馳擊,用大斧斬斷敵軍炮
車相連的鐵鍊而破之。戰後追擊,斬殺敵軍主帥。
1504年:伊斯瑪儀十七歲。
白羊王朝茹阿揚總督拒絕投降,伊斯瑪儀出兵一萬兩千人,運用招降策略和各式攻城武器
連克各大城堡,最後一座守軍一萬二千人易守難攻,於是實施河川改道工程進行斷水攻,
迫使守軍投降。
1505年十八歲之後打安納托利亞和烏茲別克人就不寫了,而且看起來反而沒那麼誇張。
======
你各位十四歲的時候在幹嘛?
中國古代歷朝歷代的開國皇帝或名將也有類似的紀錄嗎?就算是明顯灌水的也好。
(上面的兵力數字很多明顯是灌水,搞不好單位是昆布)
我知道孫堅17歲就單挑群盜,霍去病18歲初陣大勝,
但是要未成年就衝鋒陷陣、還要萬軍中取敵將首級,這實在是太誇張了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