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司任平
链接:https://zhuanlan.zhihu.com/p/21354028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為了救援遭受武田信玄破盟攻打的今川氏真,在今川氏真於薩埵峠之戰大敗後,北條氏康
、北條氏政父子率領北條氏規、北條氏繁、北條氏信、大道寺政繁、松田氏秀、等將領,
發動4萬5千大軍在永祿12年(1569年)1月18日從伊豆國三島出發,往駿河國前進,率先
進入蒲原城(續本朝通鑑 二百)(小田原記),並往興津發動攻勢,襲擊武田軍留守當
地的武田信豐(豆相記),同時包圍了興國寺城、大宮城等地(鐮倉九代後記)。
武田信玄聽聞此訊後,為了營救武田信豐,讓家臣山縣昌景率1500人留守駿府城(甲陽軍
鑑)(武德編年集成),親率1萬8千人的大軍從久能城出發(續本朝通鑑 二百)(豆相
記),前往興津清見寺和北條軍對峙,北條軍也派出北條氏規、北條綱成等人統領水軍,
操使600艘船隻進入三穗崎,由於武田軍不習水戰,因此沒有派出水軍應對。同時,武田
信玄也去信德川家康,讓他趁武田軍牽制北條軍之時,攻破屠殺今川氏真所在的掛川城(
續本朝通鑑 二百)(小田原記)。
北條氏康、北條氏政父子約在1月26日領兵至薩埵山後(歷代古案),跟武田軍相隔一里
對峙(上杉家文書),武田信玄選擇在興津的河原佈陣,北條軍見狀後派出先鋒松田氏秀
越過守川前去攻擊,跟武田軍的先鋒跡部勝資、二陣的內藤昌豐交戰,雙方未分勝負,在
松田氏秀撤退後(鐮倉九代後記),北條軍布陣於山上,武田軍布陣於河原兩相對峙(甲
陽軍鑑)。本在圍攻大宮城的武田家臣穴山信君跟葛山氏元,也於2月1日解圍撤退(富士
文書)。
武田信玄在2月時主動出擊,由於天時尚寒,所以信玄讓士兵在飲酒禦寒後再登山作戰,
武田軍分成十隊進發,分由跡部勝資、馬場信房、內藤昌豐、原昌胤、小山田信茂等人率
領,雖一度擊破部份北條軍,卻仍一戰即走不願久戰。唯有跡部勝資率領的300騎過於深
入,反遭到北條軍將領松田氏秀擊破,武田信玄旋即派遣馬場信房前去救援,而松田氏秀
也因戰久疲累暫時退卻,使跡部勝資倖免於難,隨後松田氏休息足夠後,又出兵攻擊,馬
場信房在撤退之際被北條軍斬首七十多人,跡部勝資因而遭到武田信玄責難(續本朝通
鑑 二百)(甲陽軍鑑)。
2月底時,武田軍跟北條軍也持續爆發小衝突,北條氏邦在26日時率五六十騎下山襲擊武
田家的後勤部隊,斬殺五十多人(上杉家文書)。
為了有效夾擊武田信玄,北條氏康、北條氏政父子在2月、3月時兩度派遣家臣遠山康英前
往上野沼田城,透過上杉家臣松本景繁、河田重親等人致信於上杉謙信,希望上杉謙信能
呼應北條家的軍事行動,同時出兵攻打武田家領地(上杉家文書)。28日時,北條氏繁也
安排伏兵擊殺來襲武田軍(古文書),北條軍兩次擊退武田軍,共殺死百餘人(歷代古案
)。
而武田信玄也在3月13日時去信給下總國的關宿城主簗田政信,希望在武田軍牽制住北條
氏政時,簗田政信可以趁機襲擊武藏國(歷代古案)。同日晚間,也對北條軍發動夜襲,
但遭到北條軍擊退(武州文書)。
武田、北條兩軍持續對陣數月,因為相模國離駿河較近,所以北條軍後勤無虞,反觀武田
軍後勤不便,因而出現困頓之狀(續本朝通鑑 二百)。武田信玄為夾攻北條氏,也去信
給常陸國的佐竹義重,希望他伺機出兵北條家領地(歷代古案),北條氏政也下令領內將
領監視佐竹家的動向(安得虎子)。
但在德川家康於4月成功勸說今川氏真交出掛川城後,武田信玄又派兵侵襲掛川城,德川
家康遂派遣松平清宗在新坂、鹽井原駐防,而德川家康在巡視金谷大井川邊時,駿府的山
縣昌景聽聞他身邊士兵僅有6百多人,擅自破盟率領3千人襲擊德川家康,在德川家康擊退
山縣軍後,惱怒之下決定跟武田家斷交,而武德編年集成則稱山縣昌景乃受到武田信玄的
密令而為之(續本朝通鑑 二百)(濱淞御在城記)(武德編年集成),派人前去北條家
陣地,約定一同協助今川氏真回歸駿河(續本朝通鑑 二百)。
德川家康隨即領三河、遠江兩國之兵攻打駿府城,山縣昌景自覺難以守備,便放棄城池(
續本朝通鑑 二百)(松平記),山縣昌景領兵前去跟武田信玄會合(甲陽軍鑑)。武田
信玄考量前有北條後有德川,而且長時間對峙下,武田軍已顯疲憊,因而在4月24日決定
撤軍(續本朝通鑑 二百)(上杉家文書),接受馬場信房提出的啄木鳥戰術,命令山縣
昌景跟馬場信房在周遭北條方的城池亂取劫掠以及襲擊北條氏照的營地轉移北條軍的注意
力,武田信玄統領全軍經由庵員山往甲斐撤退(續本朝通鑑 二百)(豆相記)(甲陽軍
鑑)。武田軍在撤退之際,也遭到北條軍追擊斬殺數百人(伊達家文書)。
逼退武田軍後,北條家安排北条幻庵長子北條氏信守蒲原城、北條氏政之弟北條氏照守大
宮城、大藤氏守善德寺城,1萬8千兵力則分散在其他的興國寺城、中窪城、韭山城、深澤
城、新條城、山中城等十多座城池也都安排兵力戍守。德川家康也應諾,讓今川氏真回歸
駿府,但因為先前駿府的城館已被武田軍燒毀,因此先移往伊豆小倉城,由今川家臣岡部
正綱重建駿府城,北條氏康、北條氏政父子領兵回歸小田原城(續本朝通鑑 二百)(小
田原記)(甲陽軍鑑)(武德編年集成)。
但北條方主將頗有疑問,按照甲陽軍鑑、本朝通鑑、鐮倉九代後記,稱為北條氏康、北條
氏政父子共同領軍,而小田原記僅稱氏政父子,而豆相記、武德編年集成則僅稱北條氏政
一人率領北條軍。
作者:
sevenly (我是烤雞)
2016-06-14 20:55:00貼2次
作者:
Konev (Order of Victory)
2016-06-14 20:56:00這武田家也太短視近利了吧
作者:
gtfour (朱兆蘭)
2016-06-14 21:18:00哦?所以之後武田家還是有再度揮軍駿河吧.此時的駿河算是在北條控制下(名義上還是今川的)在之後才又被武田家拿下的?
作者:
a7v333 (蠢與窮)
2016-06-14 22:19:00這系列山縣的表現有點掉漆
山縣破盟那邊很奇怪吧?山縣權力有大到可以自行破盟嗎?破盟時間點也很奇怪,明明武田軍跟北條正在交戰,還處於劣勢,這時間居然不是請德川派援軍幫忙,而是主動招惹德川,讓他可以從背後夾擊,各種詭異...
有看到山縣獲信玄秘旨之說,但我還沒找到出處武田信玄寫給佐竹的信件是有宣稱德川跟織田即將來援啄木鳥戰術也是用在這場
作者:
zardy (過客)
2016-06-14 23:26:00武田表現真的是吃碗內看碗外...
我猜可能會不會類似諸葛亮取南郡四城一樣 反正有可趁之機 先把城池佔領了 等德川來討的時候再說山縣可能覺得駿河應該可以穩穩被信玄吃下 不用擔心後路 屆時德川來討要 也不是那麼容易 只是想不到後續發展不如預期
作者:
gtfour (朱兆蘭)
2016-06-15 08:39:00最後有拿下駿河那還好.如果就這樣沒拿下被北條佔走.那武田真的變成大笑話.逼死自己嫡子破盟.結果好處被北條德川拿走
作者:
area8 (海....)
2016-06-15 10:36:003個月前去信請德川打下掛川城..然後家康打下後武田又去打已經屬於德川的掛川城..還多開一個戰線..武田家是有事嗎..
作者:
gtfour (朱兆蘭)
2016-06-15 10:50:00它可能心理就覺得為什麼我要扛討厭的北條大軍而你德川就可以爽爽的吃今川的地盤.沒有我扛北條的話你德川靠自己吃得
作者:
gtfour (朱兆蘭)
2016-06-15 10:52:00到那些地嗎?所以這些好處該吐出來還我才是.可能有點像東吳覺得劉備該還它們荆州那樣的心態吧.不給.我就派兵偷襲你
信玄在永祿十一年底就讓秋山信友侵入遠江後來的偷襲可能是武田家臣按照原訂方針行事,卻忽略信玄應付北條軍,其實有些吃力
作者:
gtfour (朱兆蘭)
2016-06-15 18:00:00那麼.既然駿河幾乎已落入北條的掌控.德川基本上也會幫忙打武田.北條對駿河又有補給上的優勢.那最後駿河是怎麼又落入武田之手中的? 真是好奇.願聞其詳
可惜北條都遇上豬隊友上杉被一向宗糾纏,德川去近畿幫信長不妙的是,北條對駿河有補給優勢,但武田對武藏也有地利優勢而北條氏康在高國寺之戰再度擊敗信玄後,病情轉重加上武田並未受重創因此武田在6月下旬時持續攻打在駿河的失土而北條氏康的病重,使北條方的動作遲緩而但北條方也派坪和氏續去擔任興國寺城主加強防禦所以武田信玄在十月時殺入武藏使北條方將部份駿河守軍招回相模雖然小田原沒失陷,但也還是失去部份武藏領地武田信玄也透過織田向上杉求和北條也尚未交出人質,所以上杉在從越中抽身後也沒馬上支援北條雖然北條氏政在元龜元年有在吉原擊退武田軍,興國寺城也擋下信玄的進攻,但深澤城等地失陷跟就原今川方豪族依然跟隨武田家使北條在駿河的地盤萎縮而上杉雖在景虎入越後起有所支援,但力道不足到元龜二年時,信玄再度出兵武藏,北條氏政雖順序擊退卻也暴露北條軍難以兼顧武藏駿河的問題而且在元龜二年時,武田轉向在遠江三河攻取數座德川家的城池,使北條對德川的力量失去些信心而上杉謙信支援不足以外,原先約定好要交換的領地北條交出上野數城後,上杉卻位交出武藏的領地而佐竹義重也趁北條無暇他顧時,攻打親北條的豪族所以在氏康過世後,北條氏政決定把重心放回關東在元龜二年冬天跟武田和談
作者:
a7v333 (蠢與窮)
2016-06-15 22:05:00推,原來北條當時的環境如此惡劣,打電動這部份都含糊帶過
其實我對北條出四萬五千人也有點疑問,沒記錯的話,一萬石大概可以出兵250人,依北條最大版圖約兩百多萬石來看,出四萬五千人其實可行,但是氏政前一年才在三船山輸給裡見家,這麼快就能再出四萬五千兵力?請問除了本朝通鑑之外,還有其它北條出四萬兵力的記載嗎?
山縣破盟還真的有點掉漆 +1德川有表現出破盟的行為嗎?
作者:
gtfour (朱兆蘭)
2016-06-15 22:55:00推.總算能理解北條家的決定了.不然還真不懂武田家沒信用又搶了北條囊中物的駿河一國.北條幹嘛還要跟它和好結盟
一萬石出250人是江戶時代的標準,戰國時代會超過這數
想不到北條家在氏康去世後會如此左支右絀 果然光榮的數據沒給錯
作者:
pnLin (我腦袋的轉速好慢喔)
2016-06-16 01:12:003000打不下神君的600以推文來說,德川抗武田小弱啊不給力,傷北条心
北條對武田有地理劣勢單說一對一正面對戰,北條不見得比武田差
氏政是把北條領土擴張到最大的一代,應該也還不到左支右絀,只能說北條重點一直都放在關東
作者:
zardy (過客)
2016-06-16 23:14:00北條重心放別的地方,佐竹跟里見這兩家就不會放過機會吧
有看到一個說法,氏康知道自己女兒隨氏真撤退時,是徒步逃亡的,這件事讓氏康非常生氣,所以決定出兵,如果這個說法屬實的話,那氏康本人出陣的可能性不小啊。
作者:
Leika (裁作短歌行)
2016-08-16 21:01:00原來武田軍曾這樣幹過,難怪之後勝賴敢打長篠城雙方差距相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