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錢、渡來、模鋳、撰銭、經濟社會

作者: Oswyn (Oswyn)   2024-07-02 01:36:19
個人任意分類一下日本中世的錢貨
A貨=精銭(清銭、上銭、善銭)
B貨=悪銭(並銭、地悪銭)
假貨=極悪銭(堺銭、打平銭、南京銭)
幕府、大名們的撰錢令為什麼不太受市場歡迎
有學者認為這是因為他們把市場價值較低的B貨,強行設定等值於市場價值較高的A貨
一枚B貨=一枚A貨,還中途半端定了B貨的混用率上限
像大內氏的撰錢令,連自己收稅金都只願混二成B貨,卻要民間交易吞三成
幕府初定混用率三分之一(100文省陌・短陌=96文、32文=1/3)
這雖然比明朝發行紙幣,但交稅不收紙幣好一點
可是連官方都不太想收的貨幣,要民間怎麼接納、信任
然而日本此時並沒有一個統一的中央政權
區域性的撰錢令也無法不考慮週邊其它地區,會對自己地盤帶來的影響
市場交易活絡對錢貨的需求強,但市場上流通的精錢不足而惡錢過多
經濟的主導權在市場,不符合市場期待的強硬政策
要嘛受市場擺佈不太有效,要嘛就是阻礙市場繁榮造成停滯或倒退
在勘合貿易之外,福建龍溪月港為明日密貿易的據點
從海外引進新的精鍊技術後以石見為中心,日本的銀產量大增
自1540年代倭銀開始大量流入中國,而福建龍溪為中國錢的輸出基地
明鄭若曾《籌海圖編》
古文錢倭不自鑄但用中國古錢而巳毎一千文價銀四兩
若福建私新錢毎千價銀一兩二錢惟不用永樂開元二種
※ 中國古錢:福建私新錢=10:3
清顧炎武《天下郡國利病書》漳浦縣志
漳郡如龍巖漳平亦不用錢其同俗者龍溪諸縣
而諸縣所用又有美惡不齊詔安極精漳浦次之龍溪則極惡亦用之
又非時制錢乃宋諸年號民間盗鑄傳用者而又數年一變
顯示日本以銀換取中國古錢與福建私新錢的走私貿易
直到1567年明朝定龍溪港為官貿易據點,條件為禁止私貿易從而終止上述中國錢的出口
有日本學者推論
日本的銀流入→龍溪錢貶值化→低價錢大量流向日本→
日本國內劣幣與惡錢流通→撰錢行為激化、轉變
明日兩國之間因貿易而產生的交互影響,到錢體制的崩壞
也有學者認為或許主因不是倭銀流入中國造成的
而是大量的錢交易過度集中在龍溪地區
隨時間流逝過量的錢交易導致龍溪地區的錢幣量下降
為恢復下降的錢幣量與繼續在對日的密貿易中獲利
私鑄大量品質差的極惡錢並投入市場流通
這些極惡錢被用於與日本的交易,逐漸改變了日本的錢幣市場

然後出現了由織田信長,永祿11年(1568) 上洛之後發佈的新一代幕府撰錢令
●織田信長撰銭令 永禄12年2月28日(1569)
定撰銭条々
一ころ やけ銭 せんとく 二文たて
一ゑミやう 大かけ われ すり 五文たて
一うちひらめ なんきん 十文たて、此外撰銭たるへき事
(中略)
永禄十二年二月 ※ 中世法制史料集より
內容跟下方的大致相同,幾文たて意思也跟下面的一樣就不重複解釋了
●織田信長撰銭定書案 永禄12年3月1日(1569)
定精選条々 天王寺〈境内〉
一ころ せんとく(宣徳) やけ(焼)銭 下々の古銭〈以一倍用之〉
一ゑミやう(恵明) おほかけ(大缺) われ(破) すり(磨)〈以五増倍用之〉
一うちひらめ(打平) なんきん(南京)〈以十増倍用之〉
此外不可撰事
一段銭・地子銭・公事銭并金銀・唐物・絹布・質物・五穀以下、此外諸商買如有来、
時の相場をもて、定の代とりかはすへし〈付、ことを精銭によセ、諸商買物高直に
なすへからさる事〉
一諸事のとりかハし、精銭と増銭と半分宛たるへし、此外ハ其者の挨拶にまかすへき事
一悪銭賣買、かたく停止事
一精選未決の間に、其場へ押入、於狼藉者、其所の人として相支、可令注進、若見除
 の輩に至てハ、可為同罪事、
右条々、若有違犯之輩者、速可被処厳科之由候也、仍所被定置如件、
永禄十二年三月一日 弾正忠〈在判〉 ※ 四天王寺文書
定選精錢諸條 受文:天王寺〈境内〉
一、洪武、宣德、燒錢、狀態不佳的古錢[2枚當1文]
一、惠明、大缺(大欠)、破、磨[5枚當1文]
一、打平、南京[10枚當1文]
除此之外不能選別(1枚當1文) ※ 這裡是選精錢條例,當然不是指極惡錢也1枚當1文
一、(略)
一、各種交易精錢與增錢各半、如另有折算雙方同意就依其意願進行
一、禁止惡錢交易
一、對錢精選之際不能借機生事,在場的要支援協助送辦,看戲的視為同罪
精選=(從錢中)選精的行為
ころ=洪武錢的異稱。另有すり減った銭的說法,指破舊、品質較差的錢
但ころ在此與宣德及下下古錢並列,後面還有更破損的錢等
故多半還是可能指洪武錢
やけ銭=被火燒過的錢,應是指失火燒過但原形還在的原精錢
下々=下下。指身份低者。劣等。下之下
ゑミやう=恵明。詳細不明的一種惡錢,可能是某種日本私鑄錢
増銭=上述十種以幾枚當1枚精錢,增量給付的舊惡錢
悪銭=沒獲選為上述增錢的極悪銭
見除=字典查沒,但應該是旁觀、看戲不參與
『信長公記』志賀之陣信長要求比叡山中立時就用了見除仕り侯へと
信長撰錢令並沒有完全排除惡錢,而是認可原本的部分惡錢(增錢)以一定的價值流通
明定十種不同種類的「惡錢」為三大類增錢,並設定對精錢的兌換率
過去多被其它撰錢令排除的打平錢、南京錢,也在此被認可10枚抵1文
◎ 以精錢1文當100円來看,明錢與狀態差的古錢為50円,破損的為20円,劣幣為10円
與過去的撰錢令不同,信長撰錢令設分類、定幣值,被視為更加貼近反應現實市場交易
前篇中永正3年(1506) 室町幕府追加法中明示
不能是因為惡錢而拒絕交易或哄抬價格,故因惡錢而加價賣是市場現實

但信長的撰錢令中並沒有出現永樂通寶,而洪武・宣德這些明錢卻在列
一般認為永樂錢在此與唐、宋、南宋等受信用的渡來錢同樣被視為基準錢(精錢=文)
如果永樂錢沒身價,信長與眾多織豊系大名,為什麼會使用永樂通寶為旗印?
以永樂通寶為旗印有強化永樂錢信用,與宣傳信我者得永樂……呃是跟著我發大財的效果
中世後期特別是在16世紀永樂通寶被視為特別的錢貨
考古學與文獻史料都證實永樂錢作為貨幣的價值
永樂錢從最初被視為惡錢受到避忌,到精錢化、漸漸「超精錢化」,但也非全國通用
『中書家久公御上京日記』天正3年(1575) 島津家久跑去看織田軍自大坂歸陣軍容
さてのほり(幟)九本有、黃礼薬といへる錢の形をのほりの紋につけられ候、
日記中把黃永樂錢形旗印寫成了黃礼藥,這顯示永樂錢很可能沒有在南九州流通
因為礼藥這兩個字不太會是永樂的當字,所以應該是不熟知永樂錢所以才誤認後誤記
家久君上京日記、明治写 @国文学研究資料館
https://kokusho.nijl.ac.jp/biblio/100050422/18?ln=ja
P. 18 倒數第四行下半
※ 信長自大坂歸陣在馬上度估,織田軍稍休整既轉赴長篠
而信長在永祿11年(1568) 上洛後進行所謂的名物狩り
收集京都與堺的名物,並金銀八木(米)為代價支付
表面上看來蒐集名物道具為天下人權力與財富的象徵
但背後有學者認為這是在宣傳金銀作為貨幣的價值,為日本近世三貨制度的開端
●織田信長精撰追加條書 永禄12年3月16日(1569)
精撰追加条々
一以八木(米)売買停止之事
一糸・藥十斤之上、段(緞)子十端之上、茶碗之具百の上、以金銀可為商買、
但、金銀無之ハ、定之善錢たるへし、余之唐物准之、
此外ハ万事定之代物たるへし、然而、互有隠密、以金銀売買有之ハ、可為重科、
〈付、金子ハ拾両之代拾五貫文、銀子ハ拾両之代弐貫文たるへし〉
一祠堂錢、或質物錢、諸商物[并]借錢方、法度之代物を以て可為返弁、
但、金銀於借用ハ、以金銀可返弁付、金銀無之ハ、定善代物たるへき事、
(中略)
永禄十二年三月十六日 弾正忠(天下布武朱印)
◎ 交易禁止以米進行支付(禁止以米作為商品貨幣)
各種大量交易、奢侈品(唐物)交易准以金銀進行支付,若無金銀可用善錢
◎ 並明定金銀與錢的兌換標準,金10兩=錢15貫文,銀10兩=錢2貫文
借金銀、還金銀,無金銀可約定還款方式
※ 《籌海圖編》中國古錢毎一千文價銀四兩,產地價銀8兩=錢2貫文
當時金銀雖然被認為是有價值的東西常用在賞賜與餽贈,但並不常見於一般交易
信長大動作的宣傳金銀的價值,之後推動金銀的貨幣化
通過這些行為信長不僅構築了包含錢、金、銀在內的新通貨體系
並試圖改善通貨環境使市場交易更加順暢
一些條文內容也都比過去其它撰錢令更加有彈性,沒有一昧限制只要雙方合意就行
TBC……?
作者: ocean11 (深海)   2024-07-02 02:07:00
如果是真的 這信長也太超前
作者: w5553819 (呆呆鴻)   2024-07-02 04:13:00
看到這邊真的能理解後面為什麼乾脆用米當薪水了.錢的價值太難搞.米倒是吃多少會飽還相對直觀(雖然後面一樣出現各種問題就是了)
作者: HAHAcomet (值得信任的彗星小天使)   2024-07-02 21:24:00
猴子! 這10石米就交給你了 只少要賺回3000貫喔
作者: KrisNYC (Kris)   2024-07-02 22:27:00
照例 讀第一遍實在無法產出感想 只有感謝
作者: potter123 (窩窩窩)   2024-07-04 00:16:00
通貨真的是門學問,既要反應代表面額又可能和本身價值
作者: CGT (Peter)   2024-07-06 14:09:00
感覺日本因為缺銅鑄幣不斷重演通貨緊縮,演變成金銀米交易同時日本的銀又和中國的銅幣交流互補,這中間的關係蠻有趣的
作者: w5553819 (呆呆鴻)   2024-07-06 19:26:00
其實一直看下來會發現中世鄉民其實還是很精而且懂計算的更顯得一些劣質穿越作品.講得好像只會加減乘除就可以去大名家任官...有夠可笑XD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