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newoldme (^o6)》之銘言:
: 原文恕刪
: 請問出版社業者在書籍市場扮演什麼角色呢?
: 就我部分的理解
: 找作者洽談 排版 印刷 銷售
: 大概是這樣嗎?
: 如果書籍的內容是作者撰寫
: 出社版附加價值在催稿 校正 排版 印刷
: 這些技能的可取代性確實蠻高的
: 若是這樣不太懂為什麼要保護這些業者
出版社最重要的是擔任中間的管道,
簡單說就是掌握"什麼書可以問世"的生殺大權。
簡單說,做出版的人其實就是掌握輿論的一種力量,
所以很多左膠都想開出版社,然後開了不賺錢,又開始哀哀叫要補助...
簡單說就是要聲量,又不要虧錢啦!
作者:
widec (☑30cm)
2023-04-29 13:23:00台灣出版業沒有對岸那種投稿平台我是覺得蠻落伍的...遲早台灣中文會被簡體中文文化給全面淹沒憑什麼只有文人的聲音才能讓出版商釋出
他就不抱歉打錯,我要說大概20年前台灣的投稿平台還蠻興盛的而且現在只要有錢任你想出什麼書都行,只是沒人幫你鋪而已
其實還是有,小眾而已,我在追的作家也有開始出個人誌先預購算好數量再送印的,或直接自己出版電子書的,但真的是近幾年才開始,希望能慢慢壯大
樓上說的應該是POD(print on demand)?
作者:
widec (☑30cm)
2023-04-29 14:33:00其實我指的是靠平台連載就能過活的文化培育方式...
作者: sova0809 2023-04-29 14:35:00
方格子 但如果你是指文學連載部分 台灣沒半個能打的
我沒有詳細問 總之就是自費出版 有ISBN也可以上架商店
作者: sova0809 2023-04-29 14:36:00
網文平台台灣這塊確定是做不起來 死了太多家業者了
問題還是看書的人太少相對發展比較好的網路漫畫 有知名度的也沒幾個
鏡文學好像也是網文平台?不過我對這平台不太了解韓國漫畫也起來了,我們還是相對落後
有認識的人有被鏡文學邀稿,但他也是大致創作完成才分段放上去,大致作品走向和要分幾回什麼的都已經確定,跟中國那種真的邊寫邊連載看讀者反饋的(應該吧)還是不太一樣??
懷念鮮網,台灣網文平臺本來是領先的,但是感謝台灣慣老闆的不負責任...鏡文學還是太精緻化了,如果他們肯往大眾開放式平臺發展,那還是有可能成為台灣重要創作平臺的。
書店應該出每一本書都開預購,不到一千本的,直接夭折不出
樓上的說法倒讓我好奇用印調預購來決定定價對出版社來說會是可行的方案嗎?
可以去募資平台發起出版募資,沒募夠就不出版了 (~誤
作者:
rehtra (æ¦è‹±æ®¿å¤§å¸å£«çˆ¾é›…)
2023-04-29 22:42:00募資問題多啊,而且平台要抽成,這樣書價又要更高了
作者:
god2 (乙炔)
2023-04-29 23:03:00對岸,你是說連羅大都會被抓的那個對岸?
我想說的是由出版社自己印調 設定預購數量門檻決定最後定價 預購少定價就高(太少就不出版) 預購多定價低像漫畫、輕小說那種類型的書很多人都敲碗中文化 但按出版社評估銷量不足就不會想出版 但我在想有沒有可能用類似募資但由出版社自己來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