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ENiAC (藍色虛空)
2025-02-01 10:58:12https://mikanlemonn.blogspot.com/2025/01/blog-post.html
讀安壇美緒的《間諜靜靜執起琴弓》之前,我並沒有看過太多介紹或推薦,
也因此對於會讀到怎樣的故事,一無所知。是商戰嗎?是猜疑鬥智嗎?
中間還一度懷疑主角跟老師的發展有點香,該不會是 BL 小說?
結果都不是,讀完之後,我想某種程度上,《間諜》一書會是療癒小說吧。
人與人的信任與支持,足以修補過去碎裂再也無法成形的心靈
即使狠狠砸爛、不經意碰碎,毀壞他人信任的,竟然也是我們自己。
人與人之間,就像在小貨車載送一整箱沒有任何防撞的瓷器,
一路顛簸,不用薛丁格,我們都清楚盒子裡 100% 早已心碎一地。
在音樂版權企業工作的橘,某天被公司某派系交付神秘任務,
偽裝成學生潛入音樂教室,錄下使用版權音樂的證據。
這不代表橘具備適合作為間諜的人格特質,反而與你我沒什麼兩樣
僅僅是因為面試時有練過大提琴,就被派去了,
其實橘因為兒時發生過的事,早已放棄了這項樂器。
橘在教室裡遇到了爽朗好青年淺葉作為一對一的大提琴老師,
並透過老師認識其他同為淺葉學生的朋友們。
但隨著淺葉與朋友們的接納與歡迎,執行公司的計畫,
背叛這些純真的人們,則是另一項煎熬的挑戰。
「欺騙」是自然界裡習以為常的強勢技能:
欺騙獵物以捕食,欺騙獵者以逃命。在將間諜視為英雄的作品裡,
從 007 到《間諜家家酒》,諜報工作者必須有完美的社會技能與偽裝,
也必然有堅強的心靈,才能將任務與忠誠置於體會過的那些人際互動之上。
若為任務故,情分皆可拋。
但不是人人都是這樣完美的英雄,橘不是,絕大部分的讀者也不是。
這份偽裝的關係,療癒了橘的兒時陰影。
但這些經歷的過去與期待還想一起過很久的未來,是能化為烏有的嗎?
這便是我認為本書更接近療癒小說的原因,人與人之間同時存在著欺瞞與純真,
偽裝的關係也能產生真實的情感,騙不了自己。
劇情裡有趣的對比,則是橘編造的經歷、含混打發的謊言,
在音樂教室的夥伴都認真對待;
反而在辦公室裡真正了解臥底設局的企業方,則戲謔面對橘在教室裡的回憶,
甚至在後半部的一個反轉,才發現連設局的主管也是能被企業輕易捨棄的對象。
與其說是背叛,不如是問自己到底要對哪個面向「忠誠」。
雖然讀著也跟著揪心,但你不會害怕主角最後做出怎樣的選擇,
在不同矛盾的面相拉扯,怎麼選擇都是對的,而無人能有資格責備。
企業選擇橘作為間諜,可能只是因為粗暴簡單的理由,
但作者選擇橘作為主角,則是以他的善良與選擇,
來接住經歷過背叛他人或者被人背叛的讀者們。
執起琴弓,我是誰就不再重要了。
是間諜、是學生、還是那個曾經被欺騙傷害過的孩子?
本書在音樂的描寫畫面,很適合以文字想像畫面(可能比影視化更能讓人投入)
與樂手的專注在閱讀的當下,
此時此刻,音樂就是所有真相與謊言都承認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