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實講 台北的捷運 有很大部分都是外地租屋族在搭的
台北本地人 經濟狀況好的就開車
普通的就騎車
這篇新聞說設籍 根本不準
台北路上很多年輕人 根本一堆都是外地來租屋的
之前有個台北人跟我說 他在做老公寓隔成套房的投資
每個租的都中南部人
為何外地人才比較多搭捷運?
因為外地人在台北租房子就夠貴了
根本不可能在養一台車 停車費月租都5000起跳
我身邊很多案例 都是台北出生的家境不錯吧
真的都很少在搭捷運
甚至有的更誇張 連悠遊卡都沒有
還有一個甚至跟我說他不太會搭捷運
都開車 家裡剛好有車位
而且也是會違停 他還說他去家裡附近一間麵店
都違停 沒被抓過XDDD
我遇過最誇張的台北人是
爸媽+兩個小孩 家裡五台車
住內湖 是有錢的老闆家庭
搭捷運的台北人很多都女生
不會騎車 要不就是出了車禍不敢騎 不會開車 沒車開之類的
然後家裡沒車的多半都是比較窮的
住雙北公寓華廈 沒車
結論就是台北很塞車沒錯
但也只有上下班時段會塞
重點是再怎麼塞
開車還是比你在那捷運一直轉乘還快
重點是你轉乘轉來轉去 雖小點就沒位子 聞人家屁味
更慘就是遇到鄭捷
我開車塞車是吹冷氣+聽音樂
※ 引述《d88647511 (Ricky Rubio)》之銘言:
: 原文連結:https://goo.gl/VhcUNA
: 原文內容:
: 便捷、安全、少排碳,但,你喜歡搭捷運嗎? 去年,台北捷運締造一年七點一七億人次
: 搭乘的紀錄。 記者在上班尖峰搭文湖線在忠孝復興站下車,差點擠不進去。列車到站後
: 車門一開,人潮如千軍萬馬般衝出,月台上列隊等待的乘客又立刻擠滿車廂。
: 雙北市民 三天搭一次 但,若換算台北市兩百七十萬的設籍人口,平均每位台北市
: 民每三天只搭乘兩次捷運;若擴大到雙北生活圈,六百六十六萬的雙北市民,平均每三天
: 才坐一次捷運。
: 台北捷運通車迄今廿年,但近半數市民仍以汽機車代步,且汽車數量逐年成長。希望靠捷
: 運帶動公共運輸發展、節能減碳的效能不如預期。 相較尖峰時段的一位難求,與市政府
: 站僅一站之隔的永春站顯得冷冷清清;午餐時間搭文湖線回萬芳社區站,有時兩班車才有
: 一、兩人下車,尖離峰、冷門與熱門站的人氣差距大。 第一條捷運木柵線(文湖線前身
: )通車前出現火燒車等瑕疵,法國系統商馬特拉更與北市府捷運局發生合約糾紛撤離台灣
: ,時任市長陳水扁曾說「馬特拉不拉,我們自己來拉」,解決問題後終在一九九六年三月
: 廿八日通車,開啟台北捷運新時代。
: 沒意願搭 汽車數反增 木柵線之後,台北市即以「一年通一條線」的速度打造捷運路網,至今五條捷運線總投資七一九二點五億元,可蓋十二點四棟台北一○一大樓;年運量從通車首年一一一七萬餘人次,增至去年的七億一七五一萬餘人次,成長六十四倍。 捷運運量屢創新高,但交通部統計,二○一四年北市大眾運輸使用率僅百分之卅七,其中捷運占百分之十六點八,公車百分之十四點八,約百分之四十二市民仍靠汽機車等私人運具代步,六年來汽車增加七萬輛,大眾運輸使用率成長不如預期。
: 「實在沒意願搭捷運和公車。」楊先生每天從新北市騎車到北市松山區上班,他說,騎機
: 車一周只要一百元油資,搭公車轉乘捷運,再轉一班公車到公司不但花時間,兩天的來回
: 車資就夠付一周機車油資,且騎機車機動性較高。 台北市交通安全促進會理事長林志盈
: 說,北市大眾運輸工具就是不夠方便,成本也比騎機車貴,加上缺乏實質誘因和有效的管
: 理手段,才讓大眾運輸使用率一直衝不過四成。 開車 還比較方便
: 議員陳彥博說,北市停車費不算貴,加上少子化,家長捨得為孩子買車代步,「開車比較
: 方便,幹嘛要搭捷運、公車?」他認為捷運路網還不夠綿密,交通局無心拉抬公車、捷運
: 使用率,造成私人運具使用率仍高過大眾運輸工具。 交通局長鍾慧諭說,北市交通「到
: 了該抉擇的時候」,過去市府視管理私人運具為燙手山芋,民眾也不一定願意為了城市減
: 碳改搭乘大眾運輸工具,改變過程會很痛苦,若不改變,交通、空氣品質將持續惡化,交
: 通局正調整捷運票價結構和公車路線整併等方案。
: 心得/說明:
: 這篇蠻中肯的點出汽車使用量居高的原因
: 除非點對點捷運站,不然轉乘真的太花時間了
: 就算汽車再怎麼塞(小弟新北開進台北,一堆都在施工、抗議封路)
: 還是比轉乘快半小時以上
: 機車:省時省錢
: 汽車:比大眾運輸省時、舒適
: 捷運公車完全就只有安全、不需養車這個優勢,但費用也不低
: 至於停車費 目前大概是20~60之間(小時)
: 如果為了抑制私家車,將停車費調高至120~160(假設)
: 大家會減少開車意願嗎? 我個人大概會改成晴天騎車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