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在我工作的附近,吃了一間非常難吃的米粉湯。
一氣之下,決定要自己來做米粉湯。(我覺得我好容易被激怒?)
但考量那種一鍋煮的米粉湯,需要很多豬的不同部位,所以我退而求其次煮了
別種口味的。本來想煮芋頭米粉湯,但今天上市場,看到賣魚的攤子有
白帶魚,想說就來煮魚口味的好了。
煮出來一大鍋吧,三四個人吃綽綽有餘。
15塊錢的米粉(比一般包裝好的新竹米粉還粗些,但又比米粉湯還細)
130塊錢的白帶魚
40塊錢蛤蜊(一斤90)
20塊錢蒜苗
17塊錢的酸菜(我是買那種葉子比較多的部分,一斤60)
還有之前留下的雞高湯(一盒鋁箔包的差不多有個600cc)
蛤蜊攤販送的差不多跟一個拇指一樣大的薑塊
兩大匙的康寶煎魚幫手
一大匙米酒
一點鹽巴
一點白胡椒
水(應該有1000cc)
蛤蜊買回家後立刻泡鹽水讓他吐沙,這至少要吐兩個小時比較好。
在此之前,先把雞湯加熱,再準備1000cc左右的熱水備用。
1.白帶魚要先切成差不多3公分這麼長的魚塊。然後清洗乾淨。如果
買到了有內臟的段落,要把內臟清除乾淨,不然怕會有腥味。
2.酸菜梗的部分切片,葉子部分切段。薑切絲。
3.蒜苗白色跟青色的部分都切成兩公分左右的小塊,白的與青的要分開放。
4.剛剛洗好的白帶魚要用紙巾擦乾,然後抹上康寶的煎魚高手,只要薄薄一層即可。
5.在平底鍋中,冷油冷鍋,把魚塊放入,然後開外圈的小火,慢慢煎。
第一面先煎個5分鐘,然後翻面再煎個兩分鐘。不需要煎到全熟。
6.把蒜苗白色的部分跟薑絲丟進鍋中,如果油不夠,可以多加些。然後用油去
爆薑絲跟蒜苗。基本上魚不需要拿出來,可以繼續放在鍋子裏面一起煎。
7.等到蒜苗跟薑絲味道都出來了,而且魚都兩面赤赤了,就在平底鍋中
加入差不多300cc的熱水,先把鍋底的殘餘都刮一刮,然後
把整鍋連同那些殘餘渣渣全部轉移到一個可以裝得下所有米粉跟1300cc液體
的大鍋子中。
8加入600cc熱雞湯跟700cc熱水,以及切好的酸菜梗與葉子、剩餘的綠色蒜苗。
然後先開中火煮滾,加些鹽巴。
9.然後蓋上鍋蓋,轉成中小火,有點微微滾這樣,煮
20-30分鐘。這時候可以處理已經吐好沙的蛤蜊。
蛤蜊很髒,所以要拿鐵刷子,在流動的水中,把蛤蜊表面的髒東西全部刷掉。
之後用水沖洗幾次。
10.30分鐘之後,掀蓋。裏面的湯應該會變成濁濁的。
11.把米粉跟洗好的蛤蜊也放進去,先煮到蛤蜊開,然後喝喝看湯,
味道不夠的話要加點鹽巴。
12.把酒也加進去,再開中火煮個5分鐘吧(可以蓋上蓋子)
13.可以酌量加點白胡椒。
酸菜要選比較酸的葉子部分,而且切之前要洗乾淨,然後吃吃看,
確認是多酸多鹹。這次我買的比較酸,但沒那麼鹹,不過我把所有的酸菜都
加進去了。鹽巴的話,因為煎魚高手的粉也稍微有調味,雞湯也是有調味,
蛤蜊也會鹹,所以我鹽巴寧願先少點,不夠再加都來得及。
我覺得煮起來的成品還行,湯很濃郁,配上米粉這種本身沒味道,但是很會吸湯
的主食還算搭。
煮的時候,因為魚塊外層會有薄薄的脆皮,所以煮湯的時候只要不要一直去
攪拌,都還能保持完整的外表。
康寶的煎魚高手是我今天逛超市偶然看到的,本來沒打算買,但想說
好像滿好用的吧,就買回家試試看了。的確是還滿不錯用的。
抹上後魚真的會煎得有外面的薄脆皮,而且魚不用先調味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