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99004
味精如何從「餐桌毒藥」,搖身變為歐美料理界新潮流「鮮味」?
Web Only 編譯 張毓思 2020-02-15
廚房好幫手味精,曾一度被謠傳為對健康有害,不只是台灣,連美國人聽到MSG都聞之色
變。然而曾幾何時,這個「餐桌毒藥」成為了歐美料理界最潮的關鍵字,「鮮味」(
umami)?
只要灑上一點點,就可以為清淡的料理增添層次豐富的鮮甜。
婆婆媽媽的廚房好幫手「味精」,曾幾何時被貼上對健康有害的負面標籤,讓一般人對味
精必之惟恐不及。其實不只是台灣人,連美國人聽到MSG(味精),都會聯想到有害健康
的負面形象。
但你知道,這個長期被污名化的料理妙方,正在歐美料理界東山再起,只是這一次,它的
名字叫做「鮮味」(umami)。
從實境料理比賽主題,到明星廚師的料理哲學,「鮮味」儼然是2010年以來的歐美料理新
潮流。
這個原本人人避之唯恐不及的「餐桌毒藥」,究竟是如何搖身一變,成為時下最潮的料理
潮流呢?
味精(鮮味)是什麼?
在1908年,日本化學家池田菊苗喝下了一碗海帶湯,他問了一個自此改變食品產業的問題
:「究竟是什麼東西給了日式高湯這般鮮美的肉味?」
這些用海帶熬煮而成的高湯,經常被用來為素食料理提味,雖然料理手法行之有年,沒有
人能夠解釋為什麼高湯可以增添如此豐厚的鮮甜肉味。
池田菊苗在研究後,發現了海帶湯「鮮味」的來源,其實就是麩胺酸鈉。池田菊苗於是把
這個物質命名為酸、甜、苦、辣之後的第五味,鮮味。
在1909年,池田菊苗的技術被用於量產麩胺酸鈉,這個產品就是現在耳熟能詳的日本味精
品牌「味之素」。
廚房必需品味精,如何成為傳說中的健康殺手?
味精從日本料理流行到中國,而味精的使用也跟著中國料理,一起進入美國的中式餐館。
至於味精究竟是如何獲得今天在歐美的負面形象?《日本時報》指出,味精的污名化最早
可以追溯自1968年,一名中國裔美國醫師郭浩民(Robert Ho Man Kwok,音譯)在新英格
蘭醫學雜誌(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的投書。
郭浩民在投書中,描述在中式餐館用餐後,與朋友所出現的症狀。這些症狀包括後頸麻木
、虛弱與心悸,而郭浩民在投書中推測,這些症狀可能的元凶,包括醬油、料理酒與味精
。
郭浩民的投書在刊出以後,新英格蘭醫學雜誌收到眾多的讀者投書,描述自己在中餐館經
歷過一樣的症狀。
這個症狀隨後被描述為「中餐館症候群」(Chinese Restaurant Syndrome),而味精被
視為這些症狀的肇因。
改名改運?味精如何變成「鮮味」?
近代的研究多反駁「中餐館症候群」這個無稽的指控。美國食品監督管理局(FDA)將味
精視為安全食品,與鹽巴或是玉米糖漿同樣安全。
研究味精的美國德州A&M大學,動物科學教授吳國堯(Guoyao Wu,音譯)說,「傳統上宣
稱味精會造成『中餐館症候群』的指控,根本毫無根據。」
味精在美國長期以來的負面形象,也讓日本公司「味之素」投下三年1000萬美元的公關形
象改造計劃。而餐廳也選擇不使用遭到污名化的MSG,轉而使用中性活潑的名稱「鮮味(
umami)」。
以「鮮味」之名重新出道的味精,如今已是歐美料理界的最新潮流。
創新的明星主廚大衛張(David Chang)與鮮味漢堡(Umami Burger)老闆彿萊希曼(
Adam Fleichman),便把它們的餐飲事業建立在鮮味之上。而鮮味也成為料理電視台
Food Network與Travel Channel上,不可避免的時髦詞彙。
「大部分的人不知道鮮味與味精之間的關係,他們知道第五味就是鮮味,」彿萊希曼說,
「我們覺得用味精這個名字不夠有創意,我們想要創造一個沒有味精負面形象的第五味。
無論如何,味精這個名字的形象實在太差了。」
(資料來源:WSJ, The Japan Times, Smithson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