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丰幾年前的一篇專訪,覺得寫很好,貼上來當資料存底:)
欄目:非常人語
標題:心中的江湖 陳宇慧
攝影:李智為、黃威勝
撰文:周家睿
引言:
要不是陳宇慧年初得了《全球華文新武俠小說大賽》,否則很少人會知道她是前副總統陳誠的孫女,前監察院長陳履安的女兒。
她自幼聰穎,學業優異,多才多藝,身世顯赫,是朋友眼中完美的人,她也很努力地維持這份完美。寫作與幻想成為她宣洩謹慎、壓抑的暗渠。
麻省理工學院畢業後,與丈夫定居香港。工作之餘,她原本想寫武俠小說,脫離生活的框架,但不知不覺地小說成為她的日記,寫進了童年的記憶、寫進了人生閱歷,成為她成為人母前的青春回憶。她外表永遠從容恬靜如平靜的湖面,內心卻是波濤洶湧的江湖。
內文
陳宇慧最難忘的,是童年成長的那座大宅院。寬廣的房子裡四處都是書櫃,還有一九七0年代罕見的美式大廚房,餐廳裡有祖父前副總統陳誠的半身銅像。前後兩個種滿大樹的院子裡,有一座籃球場。副官開車載爸爸陳履安上班去了,二、三位年輕的女僕會陪著陳宇慧和四個兄弟在院子裡追逐打鬧。「我們可以從其中一棵樹爬到屋頂上,屋頂有個水塔,我們可以爬得很高,看很遠的地方 」
不知這些過去是否成為三十四歲的她,今年初獲得《全球華文新武俠小說大賽》首獎的那本武俠小說《天觀雙俠》的開端:「京師城南一戶牆高屋廣人家的院子裡,幽然傳出一陣小女兒清脆的嬌笑語聲 。兩個女孩兒衣飾華貴,顯是富貴人家的千金小姐。那年幼的女孩兒名叫含兒,是大學士周明道的獨生女兒 」
那座屋院曾是九歲的陳宇慧的全世界,那年陳履安送她一套金庸武俠小說,她迷上了。也許她曾幻想,某天在家中那座院落中,突然「她睜開眼,卻發現面前赫然多出一個黑衣男子 ,卻見那是個高瘦漢子,一手拿著一柄亮晃晃的劍,一手撫胸,咳嗽了兩聲,呸的一聲,在地上吐了一口鮮血 。」從此千金小姐捲入江湖,遇上豪氣俠客,目睹玄妙武功,出生入死 。
是吧?每個孩子都會讓自己跳進那個卡通或漫畫中建構出的私密魔幻世界,旁人以為這孩子在發呆,其實他正經歷了一遭驚險的旅程。陳宇慧在咖啡廳裡笑盈盈地看著我,聆聽我的問題,然後呵呵笑了幾聲說:「你太會幻想了。」
她身體前傾,手臂交疊擱在桌上,手指抓著手臂又鬆開。她才剛結束一場錄影,第一次上電視接受訪問的緊張,現在藉由肢體慢慢蒸發,她的面容卻如沒事般沉穩恬靜。從小和她一起長大的朋友也說,從沒見過她驚慌、咆哮。
她的沉穩,來自家教,也來自聰穎。她小一就會背長恨歌;後來上數學課,覺得老師教的算式有問題,考試時就寫自己認為對的算式,事後再向老師解說,老師只好摸摸鼻子承認她對。此外,她會跆拳道、劍道、鋼琴、芭蕾舞,還是田徑高手。
國二她就跳級考上北一女,卻選擇父親讀過,校風較為自由的師大附中,畢業後,父母希望她到美國唸大學,她立刻通過考試,申請到麻省理工學院。她彷彿是電影中,那種經過基因工程調配而出的高階人種。
朋友說:「其實她小學時作過兩次弊,我和她是班長、副班長,負責收考卷,發現我們有一題的答案不一樣,討論之後認為我們都錯了,就偷偷改了答案。除此之外,她太完美,又很低調、沈默,雖然永遠是第一,卻不特別惹人注意。而且他們家的人講究教養、兄友弟恭,彼此都很有禮貌,但這樣反而都有點距離。」
她的朋友還記得,陳宇慧小時候沒有洋娃娃只有益智玩具,房裡沒有任何屬於女孩子的粉紅色,陳宇慧則說:「我在四個兄弟中長大,比較男性化,我不化妝、不愛逛街,女性朋友跟我說名牌,我一概不知,我很不瞭解女孩買名牌的滿足感。我看武俠、星際大戰,不喜歡瓊瑤,那種小說愛到死去活來,一個男人跪在女生面前說沒有你我會死掉,這是很不真實的事。我很實際,覺得愛情應該是平淡的。」
她太理性,也好強,對情緒與表現從不失控。朋友覺得她像天鵝,表面優雅,暗自努力。她在美國念大學,幾乎把學校當修道院,鮮少出校園,大部分的時間都在圖書館,「課業壓力滿重的,能夠在外面逛的時間並不多。有空時只在河邊走一走、騎腳踏車。」
這樣的個性,這樣的家庭,把自己繃得緊,那些壓抑,全發洩在幻想和寫作上。
陳宇慧說:「我小時候搭車上學,在車上常會編故事,想出一個自己喜歡的人物,設計一些情節,看他會有什麼反應,這種習慣到現在還有。我喜歡豪爽的角色,他跟朋友能談笑風生,遇到事情就爽快地拍胸脯,這是一種灑脫。我不是這樣的人,我很拘謹害羞,也因此有很多顧慮。」
雖然她輕柔且有些羞澀地這麼形容自己,但從言語中,卻可以感受她骨子裡的脾氣:「我很清楚自己要什麼。大學畢業後,父母本來希望我回台灣,我跟他們談了好幾次,他們也認同我在外面闖一闖。」她選擇二十四歲時和大一就相戀的男友結婚並定居香港,在銀行上班;生了第一個孩子後,愛上小孩的可愛,又接著生三個,成為每天忙於工作、家庭的平凡職業婦女;選擇遠離台灣政治的喧囂,以及家世可能帶來外界的注視與紛擾。
她出國唸書時,陳履安剛從郝柏村手中接掌國防部長,達到政治生涯的顛峰;國民黨卻在她旅居國外這十七年內逐漸失勢。如今陳履安已在政壇消失,後來家中來了一個傳授佛法的孫春華,她介入陳家,陳履安對她言出必從,太太曹倩受了委屈,也只能成全他們;長子陳宇廷到西藏學佛,一度出家,又還俗與西藏公主結婚,最後離婚。么兒陳宇全也在十八歲時出家了。且陳履安成立的「富裕創投基金公司」虧損連連,曾經權傾一時的陳家,如一座城堡,在政治與歷史的狂暴風沙中迅速灰飛湮滅。
小說中,陳宇慧對政治的感受也許可以從以下的描述看出:年幼的含兒,經歷了半年的江湖驚險後被男主角趙關護送返家,「那時含兒自然不知,她能在溫暖的被窩裡安睡的日子已經不多了。數年後的一個冬夜,一群官兵打著火把衝入她家,不由分說,便將周明道五花大綁押走了...。」位居高官的顯赫家族,一夕之間頹圮崩裂。
但在台北街頭的陳宇慧,只要一談到家事,就沉著地看著我,像武林高手不動聲色地暗中運起內力抵抗。我也吸氣提勁,展開一連串或虛中夾實、或剛猛直擊的追問。但我一開口,她就看透攻勢,冷靜接招,我的攻擊全像打進棉絮毫不著力,最後她淡淡地說:「我很早就離家了,家裡的事我真的不清楚。」然後露出溫柔的笑容當收勢。我自知是攻不破了,也順勢收手。比鬥結束,她伸手搭在我的手臂上,一副氣力用盡的模樣說:「完了嗎?鬆口氣、鬆口氣。」我則後頸肌肉緊縮,扯得頭痛欲裂,心想此女這般功力,沒代表陳家出馬從政著實可惜。
但她終究還是說了:「大家都說權貴、權貴,好像這些可以傳下來,但我父親並沒有政治的地盤或可以傳下來的東西,簡單來講,他是個公務員。我們第三代就各走各的,我尊重他們的選擇,我不會叫我弟弟不要出家,他也不能叫我不要生四個小孩。我覺得這是很好的發展。」
陳家無可奈何地踏入歷史了。陳宇慧成為一介平民,在香港的荷蘭銀行工作,為了脫離生活的框架,開始寫武俠小說,不知不覺地,童年看過的漫畫角色,小叮噹、好小子、怪醫秦博士,都披上古裝,隱身在故事裡;還有她在那座宅院書櫃上的史地書籍和聽來的趣聞;有她和丈夫在英國居住一年的閱歷,有她宣洩壓抑的情緒。還有多年來陪伴她在私密的幻想世界中冒險的瀟灑俠客。
「當初寫這本書,沒打算給人看,它有點像我的日記,裡面有些密碼,只有我看得懂,以後再回頭看,會想起某些片段的人事、心情。我的生活一直很單純,書裡的角色,也沒有非常醜陋、邪惡的,因為我對那部分瞭解不深,它的基調比較輕鬆快樂,沒有沈重的原罪,沒有解不開的冤孽。」
以後心中的江湖冒險還會繼續?她笑說:「我已經是一個三十四歲,四個孩子的媽了。」
書中主角趙觀送含兒平安回家後,含兒說:「 我只想爹爹媽媽見你,向你道謝。」趙觀搖了搖頭,神色嚴肅說道:「我不要妳爹媽向我道謝,也不要你向我道謝,我只要妳一輩子記著我的好處 周大小姐,再見啦!」回身便走,轉眼消失在街角。
後記
陳宇慧工作的職稱很嚇人——「荷蘭銀行董事」,我問她是否每天打高爾夫,她笑了一陣,說為了和客戶平起平坐,公司會把員工頭銜拉得很高,她並不是真正董事會的董事。
那四個孩子的媽總假不了吧?說起孩子,平常說話就快的她,此時說得又多又快:「我生了小孩才知道,資質是天生的,老二聽一遍就會,老大則是老師教多少遍就是不會。慢慢地我才知道,原來我小時候什麼都會,其實有很多小朋友什麼都不會,以前我覺得理所當然的事,現在才發現並非理所當然。」
她的這番話,在曾讀放牛班的我聽來,有點終於被瞭解的感動,也些許感到資質階級的悲哀。
小檔案
1973生於台北
1995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畢,赴港定居
1997 結婚
1999 年 至 今 : 荷 蘭 銀 行 董 事
2007獲「全球華文新武俠小說大賽」首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