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建文帝暗黑的程度?

作者: KDSKY (貓茶)   2014-07-19 04:40:51
推 hgt:就是有人看個皮毛,然後就腦補建文帝很暗黑,接著粉絲團高潮 07/18 14:28
→ hgt:這SOP我都會背了 07/18 14:29
或許鄙人真的只懂點皮毛,還望hgt大大多多指教,以下是鄙人觀點。
建文帝真的很暗黑阿,這裡的暗黑是相對於中央軍而言,他真的是一位暗
  黑統帥,不然誰可以解釋正常情況下,戰術跟戰略要怎麼應用?要怎麼打?燕
  軍才會贏?
歷史上實力懸殊而逆轉勝的名例應該就是北朝的周齊之戰,西魏宇文泰不
  斷的用戰術削弱高歡為首的東魏-北齊,但整體而言直到西魏北周集團趁亂攻下
  南朝的益州時,綜合國力仍然不及東魏北齊,這是因為東魏北齊佔有當時的精華
  區。不過為什麼後來北齊會完蛋呢?因為北齊的皇帝是一般而言都是瘋子跟變態
  ,在瘋子高家皇帝的不斷助攻之下,北周終於滅亡北齊,就算如此,整個過程也
  不是很輕鬆。總體而言西魏北周集團消滅東魏北齊集團的過程花了三十年以上的
  時間,而且一開始擔心被滅團的是西魏北周集團。
所以靖難時燕軍會贏理論上是非正常情況,相對於漢朝的七國之亂與晉朝
  的八王之亂,甚至北朝齊周之戰,明朝的靖難起步可是天差地遠。首先漢初的藩
  王是實打實的王,動則連城數十,手握王國所有權力,你把漢初的王看成春秋戰
  國的諸侯就差不多了。晉朝的八王具則有部分行政權力,且掌握了軍權。重點是
  !人家漢初七國之亂是七國聯合叛亂,並且形勢一度危急,中央無法全靠自身力
  量平定,這中間梁王劉武死守睢陽城幫中央軍爭取了許多時間,然而即使這樣七
  國之亂也不過三月而平。也就是說基本上漢初的七國之亂是七國VS中央+梁國。另
  外本來是八國之亂的,因為齊國最後臨陣縮掉,所以變成七國。而晉朝八王之亂
  更是此起彼伏,接連而來加上賈南風之亂,最後也不過是個同歸於盡的場面。
而明初的諸王除了邊王,基本上可以轄制的軍隊並不多,而且沒有封地的統
  治權,對於邊王領兵比較多的形容是關於寧王的,《明史》列傳第五,諸王二:
  寧獻王權,太祖第十七子。洪武二十四年封。逾二年,就藩大寧。大寧在喜峰口
  外,古會州地,東連遼左,西接宣府,為巨鎮。帶甲八萬,革車六千,所屬朵顏
  三衛騎兵皆驍勇善戰。權數會諸王出塞,以善謀稱。
好吧,帶甲八萬,革車六千是對邊王的兵威形容,領兵最多的邊王就是八萬
  左右,而後燕王朱棣舉兵叛亂時,唯一有出兵相助的就是這位寧獻王,而且這位
  寧獻王在之前已經被中央政府削減護衛軍,而且燕王最後從他手中得到的朵顏三
  衛還是半騙半脅弄來的。要不是實在是與中央軍實力差太多,這位後來北征到死
  在路途的燕王,何必冒險去騙寧王的朵顏三衛?
靖難基本上只有燕王一藩王對抗中央大軍,而且不要以為燕國封地很大,事
  實上就是北平附近那邊而已,跟戰國的燕國差地遠了。就算燕國跟寧國一樣帶甲
  八萬好了,加上朵顏三衛的三千騎兵,八萬三,你說中央軍會連八萬三的兵力都
  拿不出手?可以去查史料,中央軍一開始出手的兵力數隨便都十萬以上。
明史卷五,本紀第五(成祖第一):八月,天子以耿炳文為大將軍,帥師致
  討。己酉,師至真定,前鋒抵雄縣。壬子,王夜渡白溝河,圍雄,拔其城,屠之
  。甲寅,都指揮潘忠、楊鬆自鄚州來援,伏兵擒之,遂據鄚州,還駐白溝。大將
  軍部校張保來降,言大將軍軍三十萬,先至者十三萬,半營滹沱河南,半營河北。
看吧人家中央一出手就是十三萬打八萬,最後到李璟隆時更達到五十萬。一
  樣是明史卷五,本紀第五(成祖第一):戊寅,景隆合兵五十萬,進營河間。王
  語諸將曰:“景隆色厲而中餒,聞我在必不敢遽來,不若往援永平以致其師。吳
  高怯不任戰,我至必走,然後還擊景隆。堅城在前,大軍在後,必成擒矣。”丙
  戌,燕師援永平。壬辰,吳高聞王至,果走,追擊敗這。遂北趨大寧。
給你打八折好不好?四十萬多吧?這樣還打不贏?前篇說了,用防守也要困
  死燕軍,畢竟全國的物資VS北平+北平附近的物資,應該不用比吧。
可建文帝生生的演出了什麼叫做暗黑,什麼叫用人不當,什麼叫愛好虛名暗
  黑到敗掉五六十萬的軍隊,被人直取大本營。你說有這樣的統帥黑不黑?所以我
  說擺晉惠帝上去都會贏,起碼只要沒有賈南風,人家晉惠帝會乖乖地在皇宮裡吃
  肉粥,不會亂插手。
還有,關於前幾篇回文(統一的南明對滿清)有提到北平的稱呼,應該是明
  初就有北平的稱呼了。
一樣是明史卷五,本紀第五(成祖第一):成祖啟天弘道高明肇運聖武神功純
  仁至孝文皇帝諱棣,太祖第四子也。母孝慈高皇后。洪武三年,封燕王。十三年,
  之籓北平。王貌奇偉,美髭髯。智勇有大略,能推誠任人。二十三年,同晉王討乃
  兒不花。晉王怯不敢進,王倍道趨迤都山,獲其全部而還,太祖大喜,是後屢帥諸
  將出征,並令王節制沿邊士馬,王威名大振。
再來是明史卷六,本紀第六(成祖第二):永樂元年春正月己卯朔,御奉天殿
  受朝賀,宴群臣及屬國使。乙酉,享太廟。辛卯,大祀天地于南郊。復周王橚、齊
  王榑、代王桂、岷王楩舊封。以北平為北京。
之後就是永樂皇帝遷都,改都北京順天府,不過這邊因為明史是清代寫的,所
  以稱呼不知道會不會有誤,但清代明史定稿時間是乾隆四年(1739),距離永樂十
  八年(1420)明朝正式遷都北京已經有320年的歲月,這中間北京除洪熙年間外一直
  是首都,所以鄙人以為應該不會用北平來稱呼帝都,所以北平應該確實是明初對於北
  京的稱呼。
另外鄙人我不想引用論文或現代專書,因為論文作者大多還活著,或者著作面
  世未滿五十年,怕有版權糾紛或者學術爭議,不過明史之類的古書應該就夠了。
※ 編輯: KDSKY (111.184.185.123), 07/19/2014 04:58:58
作者: okery (葉君秦)   2014-07-19 05:18:00
我是覺得沒必要特地長篇回他啦(笑)還有,我覺得他想講的應該是中文的陰險,日文的腹黑,但吃老頭腦轉不好,最後出來個不倫不類的暗黑,於是就歧義了。而且他也看不懂推文裏諸多漢字所含括的意思,以他表現,我能確定他不是文史專業,純一來亂的,所以真的沒必要跟他較真XD
作者: ps20012001 (開始想明年新計畫)   2014-07-19 08:18:00
大軍前面50萬 後面60萬 都毀在李景隆手上 最後還開門迎降.一代毀於一人之手 說實在 大臣豬以外 皇帝也豬..不過想想 這也得怪朱八八..把一堆能臣砍光了..
作者: mstar (Wayne Su)   2014-07-19 08:36:00
你太認真了,回他這麼大一篇文.... 呵呵
作者: e9089   2014-07-19 09:31:00
璟隆我記得是50萬打5萬,北平在明初就改了,前名是燕京,大都
作者: PrinceBamboo (竹取駙馬)   2014-07-19 10:37:00
推 有七分證據不說八分話是正確態度 越有料越自知學海無涯 反倒連毛屑都不懂的 別人只要沒把基本常識端好好送到他面前 就在亂嗆別人腦補 賴皮被打臉也不怕
作者: Hartmann (銀之朔風)   2014-07-19 10:48:00
作者: sayuki (sayuki)   2014-07-19 11:00:00
不只八國 原本淮南也要反 但被坑了不過膠西膠東濟南菑川都是從齊分出來的
作者: hgt (王契赧)   2014-07-19 11:41:00
晚上我再回你,現在有事我說Cale腦補建文暗黑要部將直接殺朱棣,不是暗黑自己人
作者: PrinceBamboo (竹取駙馬)   2014-07-19 11:52:00
"calebjael:另一種解讀是" hgt要不要回小學重讀國語?
作者: QuentinHu (囧興)   2014-07-19 13:08:00
1跟那傢伙不用認真討論啦
作者: ilha   2014-07-19 14:07:00
還是回歸明史、明實錄、明代日記、筆記、文集跟叢書吧
作者: hgt (王契赧)   2014-07-19 16:26:00
我要回小學的話 那cale不就要回娘胎了? 哈另外粉絲們啥時有參與過討論? 不都是在旁邊當啦啦隊嗎?所以不只不用認真討論 是根本沒討論過啊
作者: hit0123 (@@")   2014-07-19 16:37:00
人身攻擊 可以捅了吧...
作者: chungrew (work hard, play hard)   2014-07-20 10:49:00
大推
作者: hanhsiangmax (陪我去台東)   2014-07-25 13:38:00
看見北平愣一下,原來還有這段。長知識推!!XD
作者: yukiss (被縫108針的小球~~~)   2014-08-01 22:56:00
中國小學是叫語文科 不是國語吧!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