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關於朝鮮用漢字導致文言分離的現象...

作者: mgdesigner (機槍設計師)   2016-04-22 20:25:44
※ 引述《paulmcy1216 (公館阿札爾)》之銘言:
: 比如入聲字「國」、「木」分別是こく、ぼく,變成兩個音節
~~~~~~~~~~~~~~~~~~~~~~~~
路過看到順便回一下,其實日文裡的漢詞,只要發音是く結尾的,確實很大比例都是原來
中古漢語的入聲,這個就是入聲的ptk 的k 。
本來的發音是像台語那樣,こ或者ぼ發完,口腔內某個部位一放鬆,自然而然產生小小的
子音k音,但並沒有母音。
此外連著唸其他字時,例如「國家」,那個k其實就不見了。但是認真的日本人連k都記下
來了,還把他當作一個音節。但也有可能古日本人知道這樣詞尾的く音不會真的發母音,
只是現代日本人不知道怎麼把子音母音分離,而這就會造成音節問題了,因為詩歌上,音
節是看母音,不是看子音。
: 對於重音節數工整的漢詩來說(五言、七言),會破壞漢詩的韻律感
: 相比之下,一個漢字仍保留一個音節的韓語和越南語就可以維持這種音節工整的韻律感
作者: paulmcy1216 (公館阿札爾)   2016-05-06 19:51:00
日文漢字音在這種情況(來自古漢語入聲的字),會因為後面音節子音是不是ptk(也就是は行、た行、か行)而決定前面入聲字是保留雙音節或變成促音比如說「國」接「家」(か) => こっか接「際」(さい)=> こくさい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