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殉情夫」
光緒 9 年 (1883),揚州有某個顯要,攜家帶眷住在關外;
有個叫郁貴的僕人,江蘇人、二十歲,聰明靈敏英俊秀氣,頗受主人照顧;
知道沒有娶妻,要許配婢女給他,卻老被拒絕。
某天突然收到家裏來的通報說父母病危,就趕緊歸鄉;
過了十幾天後郁回來了,還帶一位說是家姊的女性,因父母雙亡但家窮無錢辦喪事,
願意賣身給主人以安葬父母,不管當偏房或婢女都沒關係。
某人見她年輕漂亮善解人意,就收為小妾。
郁安葬好父母後仍繼續當僕人,而且比之前更謹慎,某人也更看重他;
但郁一人獨處或夜深人靜時,常常深深嘆氣甚至傷心落淚,
偶而被同伴看到而詢問,卻都只是支吾帶過不說明清楚,使得眾人稍懷疑。
郁本來不愛喝酒,但七夕突然買酒獨飲,抬頭望銀河後對同伴說:
「今天不是牛郎織女相會的日子嗎?神仙都如此了,更何況是人!」
說完大哭,同伴以為他只是一時感傷、而沒放心上。
隔天早上,郁突然不見人影,派人四處找也都沒發現,
某人告知郁姊,她哭著說「我弟一定死了。他既然死了,我還活著幹嘛!」
某人一再安慰,再派人到水邊找,果然在三叉河口找到遺體,帶回家裏。
郁姊大哭,捶胸頓足哭喊「都是我害了你!都是我害了你!」
當天晚上就上吊自殺。
某人大驚,懷疑另有隱情、派人搜兩人房間,但都沒發現什麼,因而更覺奇怪;
到入殮時才在郁姊懷中找到一個錦囊,打開看裡面是郁的遺書,裏面寫:
「舅舅死後,表姊三歲就來我家,父母因此訂定兩人婚約,十多年來兩小無猜;
本來打算在主人還鄉時請假完婚,但突然父母過世、身貧無法安葬,
想盡辦法都不成,最後是表姐看我一片孝心,出此下策、施我恩惠。
原本想見機偷成兩人好事,但家中門禁森嚴、找無空隙,只能傷心分隔兩處;
表姊傷心到身體不適,我卻膽小連一步都不敢踏進內堂;
這輩子已沒機會了,只望表姊別忘記當初兩人說下輩子也要在一起的誓言,
則我九泉之下也可瞑目了。」
看完遺書,才知道兩個人實際上是未婚夫妻,自稱姊弟是怕人發現真相;
因此找兩具棺材將兩人合葬。
有好事者將此事編成十六段戲曲,命名為《殉情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