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noonee (我和烤肉間只差一撮孜然)
2019-02-18 03:03:12: → saram: 世界上最好的保鮮方式是墓葬法. 02/17 01:22
: → saram: 有些古墓,棺木和環境條件好,北被打開時千年屍體還像下葬 02/17 01:23
: 隔絕空氣吧
: → saram: 時模樣.但沒多久就崩壞.可見氧氣與水分是腐爛的重大因素. 02/17 01:24
: → saram: 古人保存食物方法也許受到墓葬技術的啟發. 02/17 01:25
借標題一問
說到墓葬 我一直搞不懂古人對祖先下葬的觀念
如果是希望快點塵歸塵 土歸土
那為何要設計棺木防止快速腐壞?
甚至像古代有錢人或是帝王(例如馬王堆?)一樣把屍體做最大程度的保存?
但是如果是希望能夠保存屍體的話
為何演變到近代下葬一段時間後要撿骨?也就是預期屍體要在棺木內腐爛
如果看到肉身不腐又會視為是不詳之事?還要額外處理
所以土葬的觀念裡 到底是希望屍身腐還是不腐?
又或希望屍身以某種特地方式腐化?
同時棺木在這裡面扮演的角色是什麼?
一種量子力學的概念 死者的dna跟風水的磁場能量共振然後無線傳導到擁有死者一半dna的子孫身上 很科學的
墓葬的觀念每一個時代不太一樣甚至到了現代也不是每個族群都有撿骨的習慣
1F,我這邊有一批很便宜的磁場共振放大器,請電...
作者:
ClawRage (猛爪Claw)
2019-02-18 18:07:00棺木還有喪期的防臭功能,和當成死人的家 床這概念吧
作者:
sansnom (rien)
2019-02-18 20:42:00我聽過台灣的撿骨是受到某些南島民族二次葬的影響;另外最早來台的如果亡故,很多是先入棺,同鄉的要回去時再運回,但棺木佔空間,久了就變撿骨再送回下葬。但不確定這說法有沒有人認真做研究
撿骨好像是泉州人的習俗原住民死後就直接在家裡挖坑埋家裡面阿又自然腐化 又保護後代
作者: WOIES (OO) 2019-02-19 09:21:00
客家人撿骨,據說是西漢末戰爭,所以帶著先人的骨骸遷徙
作者:
Ishetar (過盡千帆皆不是)
2019-02-26 17:04:00原住民哪有撿骨 不是都埋在家下面?蘭嶼那邊也是土葬 沒聽說過二次葬 二次葬是大陸習慣沒錯
作者:
saram (saram)
2019-02-26 22:33:00台東那裡是共葬.一個大石板棺裡放不同時間死去的一家子.蘭嶼大概沒太多石板.撿骨是要整理新的墓地,讓新鬼進來.還有風水的考量.現代靈骨塔裡放的不一定是新鬼,有很多老鬼.在祖墳地放二十後,挖起來重新燒一遍,放骨灰罈理移來佛祖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