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從明治維新之後...
明治時代,日本窮到脫褲,為了拚上列強付出了非比尋常的代價,連日俄戰爭都要不到啥賠款,一切的基礎設施、鐵路運輸、礦業、科學、工業、文化思想啟蒙等都還是剛開始,一片百廢待興的景象。
昭和時代,前期國家陷入對外侵略與殺戮的瘋狂中,把近百年維新的基礎全部投入軍隊,對內則施行近乎北韓的思想高壓洗腦教育,最終戰後日本的國力只比明治維新前好一點。
後期雖然日本取得了舉世不能相信的超級復甦及經濟成就,但也付出了極大的代價,像是過勞、汙染等問題,美學也逐漸式微,例如為了興建國道甚至把日本橋給罩起來,我甚至懷疑昭和時期思想自由度搞不好不如大正時代,比如說自民黨的一黨獨大。
平成時代,日本的經濟衰退...就不多說了。
反觀大正時代,日本已躋身世界大國之列,一戰戰勝國,取得了庫頁島南部、遼東半島、
朝鮮、台灣、南洋等<外地>,一切基礎設施都已完備,鐵路里程甚至比現在還長,亦是工
業及科學技術大國,在思想上也非常多元,雖然共產思想被禁止,但為了爭民權而拋頭顱
灑熱血的人很多,像是大正晚期的小林多喜二等。文壇也一片欣欣向榮,像芥川龍之介、
太宰治等,日本第一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川端康成(另一位是大江健三郎)也是發跡於大正
時期,另一位著名作家武者小路實篤則痛斥發生於大正初期的西來庵事件,日本政府的處
置方式。在美學方面更不用說了,隨便估狗<大正時代>或<大正浪漫>都一堆美麗的圖片或照片,展現了日本人對於當時的想像。
不知版上諸位歷史高手有何看法或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