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來看平埔族漢化史料
1864年英國籍海關人員必麒麟(Pickering)「多數平埔族已剃髮穿漢服說漢語。」
1874年,李仙得台灣紀行「距離枋寮約4英里處,有個漢人與混生居住的小村子加祿堂(C
halatong),居民約有五、六百」「瑯嶠山谷西邊的山脊,住著和原住民大量通婚,以致
混血後代占了人口的重要比例」
1894年新竹縣採訪冊「今自大甲至雞籠,諸番生齒漸衰,村墟零落。其居處、飲食、衣飾
、婚嫁、喪葬、器用之類,半從漢俗;即諳通番語者,十不過二、三耳。」
1895年安平縣雜記「迨後年久月深,有閩人到社為番婦贅婚者,亦有番民娶閩、客女為妻
者,彼此婚配生傳,不分氣類。凡屬閩、粵男女各有姓氏,生傳嗣續,自從父母之姓。由
此以來,故現在四社番各莊無姓不有。」
1895年恆春縣志「番衣服語言,不啻漢人;與閩、粵人比鄰而居,同事耕鑿,聯為婚姻,
此番由生而熟,熟而良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