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季羨林的〈掃傅斯年先生墓〉一文,提到幾則傅斯年的趣聞,其一如下:
他在南京時,開始任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所長。他待人寬厚,而要求極嚴。當時有
一位廣東籍的研究員,此人脾氣古怪,雙耳重聽,形單影隻,不大與人往來,但讀書頗多
,著述極豐。每天到所,用鉛筆在稿紙上寫上兩千字,便以為完成了任務,可以交捲了,
於是悄然離所,打道回府。他所愛極廣,隋唐史和黃河史,都有著述,洋洋數十萬言。對
歷史地理特感興趣,尤嗜對音。他不但不通梵文,看樣子連印度天城體字母都不認識。在
他手中,字母彷彿成了積木,可以任意挪動。放在前面,與對音不合,就改放在後面。這
樣產生出來的對音,有時極為荒誕離奇,那就在所難免了。但是,這位老先生自我感覺極
為良好,別人也無可奈何。有一次,他在所裡做了一個學術報告,說《史記》中的「禁不
得祠明星出西方」「不得」二字是Buddha(佛陀)的對音,佛教在秦代已輸入中國了。實
際上,「禁不得」這樣的字眼兒在漢代是通用的。老先生不知怎樣一時糊塗,提出了這樣
的意見。在他以前,一位頗負盛名的日本漢學家藤田豐八已有此說。老先生不一定看到過
。孤明獨發,鬧出了笑話。不意此時遠在美國的孟真先生,聽到了這個信息,大為震怒,
打電話給所裡,要這位老先生檢討,否則就炒魷魚。老先生不肯,於是便捲鋪蓋離開了史
語所,老死不明真相。
說起來這位廣東人應該也頗具才情,也許已是當今著名學者吧,不知道究竟是誰?
有人猜得出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