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時有感而發寫篇短文。
爬文找到的日本方面研究文章截圖引作開頭
http://imgur.com/c23hkpT
http://imgur.com/yqdt0m8
大意:
1.日本統治時期台灣在後藤新平的「舊慣溫存」政策下,對既有宗教與廟宇並無太多壓迫。
這政策持續接近40年。
2.但統治後期包含台灣人知識分子在內,都有認為這些既有宗教包含太多迷信,
是愚民政策,影響台灣近代化的意見出現。
3.昭和11年(1936年)中日戰爭開始後,在保守勢力日益高漲局勢下,台灣總督府開始了
打破迷信的政策,開始壓制宗教信仰自由,推行皇民化的時期。
4.但很快這件事被歐美用作抨擊日本的宣傳材料,於是在昭和16年(1941年)這個政策
就被終止了。
照此說法日本總督府打壓台灣傳統宗教信仰的實質行動才5年前後,
加上之後日本很快戰敗,台灣今日依然到處是宮廟的文化,應該也是一脈相承,
並非戰後才突然冒出來。
日本國家神道有部分移入台灣蓋神社這事實眾所皆知,但信徒主體還是日本移民。
這應該沒太多爭議。
至於日本宗教信仰的另一個主體,日本佛教在台灣的傳播與影響,研究則少得多。
我也找不太到,但應該是對台灣佛教發展有幫助。
屏東恆春由台日共同建立紀念太平洋戰爭時期巴士海峽沈船死者的潮音寺
也是佛教寺廟。
另一方面要談到,在日本,佛教跟神道本來已經形成所謂「神佛合一」,
神社跟寺廟一體化,宮廟的主神既是神也是佛,很難分開。
打個比方,大體來說常用的解釋類似英國奶茶(外來佛)來到
台灣變身成珍珠奶茶(本土神)。
這種狀態若硬要斬斷奶茶起源部分說珍珠奶茶是100%純正台灣飲料就有困難。
但在明治維新後,部分神道勢力跟政府結合,
創造新的國家神道體系,試圖將佛教從神道信仰當中分離,並建立由國家
主導的分級神社制度,然後因為地方政府對此政策解釋過頭,才有明治
初期的「廢佛毀釋」運動。對日本在地佛教文化與遺產造成很大傷害。
不過日本佛教畢竟發展已久,在國家神道盛行的條件下仍然保有很大的實力。
近年由於很多古老神社寺廟硬要搞神佛分離則多年傳統很難解釋,現代日本
也逐漸出現試圖擺脫國家神道後繼組織神社本廳控制,逐漸重新回到神佛合一信仰的
跡象。
現代日本也有一個地方沒有受到神佛分離太大影響。就是沖繩縣。
沖繩除有琉球傳統信仰外,也有自日本移入的神佛合一的寺廟兼神社。
這些宮廟並沒有受到本土廢佛毀釋運動的影響,信仰體系得以保有原始面貌。
(但島嶼南部戰區大多數古蹟都在戰爭時期被燒掉)
對老沖繩人來說是寺廟的部分為主體,來自日本本土的移民跟保守勢力才傾向當成神社
在參拜。蠻複雜的。
對日本宗教史有興趣的人或許可以去沖繩看看原本的神佛合一是怎麼一回事。
為什麼要提沖繩,是要提醒,日本國家神道在日本本土以外的發展比較有限。
反而是佛教比較超越海洋。
至於回到台灣宮廟,全部攪在一起拜也並不稀奇,去寺廟搞不清楚自己
在拜的神是哪邊來的,在台灣也不是稀奇事。
荷蘭公主跟日本兵也有變台灣神明的。
http://weng3309.pixnet.net/blog/post/334907528
臺灣宮廟奉祀的異國神明
這種文化在日本時代應該沒有受到太多壓迫,否則各種宮廟應該會少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