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colamonster (可樂怪)》之銘言:
: ※ 引述《uly1113 (Mirage)》之銘言:
[del]
: : 總覺得司馬遷把項羽和呂后放入本紀
: : 只是他個人的一廂情願
[del]
: 至於說嚴不嚴謹....這套分類系統是司馬遷創的,
: 他老人家要吃書,也只能說他爽就好啊 @@
: 或者說至少紀傳體這個分類系統是嚴謹的,所以後人流用
: 但是他老人家偏好誰、要把誰破格放入那些地方,這個我們就管不著了,
: 頂多猜測一下為什麼他老人家要這樣放,後人也未必就吃太史公的解釋跟標準
: 像是史記的《刺客》《遊俠》《貨殖》這些有礙聖教的部分在後來的史書中都消失了,
: 就是一個例子
→ uly1113: 答案應該就是司馬遷高興就好,或者前面推文說要黑劉家12/29 15:33
→ uly1113: 武則天應該沒什麼問題,新舊唐書都把武則天放入本紀 12/29 15:34
→ uly1113: 畢竟她有皇帝之名,亦有皇帝之實 12/29 15:34
→ uly1113: 或許我的問法應該是:1.本紀的定義為何? 12/29 15:36
→ uly1113: 2.如果名義上有當過皇帝就該列入本紀,那史記第九卷應該 12/29 15:39
→ uly1113: 是寫劉盈、漢前少帝、劉弘,而不是呂太后12/29 15:41
我覺得大家的討論都挺有趣,也來閒聊一下
1.本紀的定義為何?
我覺得這是一個好問題,
而且觸及基本層面,不容易回答
從某個方面來看,
凡問到文科的某個概念的「定義」都是很難回答的,
因為例外太多,而且這些例外往往自成道理。
這裏不是要戰文理組優劣問題,
這現象可能是語言使用習慣的問題
舉例來說:
ptt有所謂的推文與噓文
一般來講,是可以定義
推文→讚賞
噓文→不認同
這個定義應該再清楚不過了
可是優質文章裏不乏標註「紅的明顯」的文字,
噓文也可以看到「幫低調」之類
所以究竟推噓文代表何種意思?
也不能單就它的「定義」來看。
因為人是活的、語言是活的,
活的就有創意,就很難用框架侷限
即使是ptt的常用功能都有這個難以定義的狀況,
更何況是創意滿點的太史公司馬遷大人呢!
不過雖然不容易定義,
嘗試定義往往還是有其意義。
因為定義愈清楚,溝通愈順暢,
甚至能讓大家活用例外
再以推噓文為例,大家都知道推文=讚賞,
加註「紅的明顯」的噓文就會被視為例外,
形式上是噓文,實質卻是讚賞,
與一般使用情形相反
如果這個「紅的明顯」的文字提供了很棒的訊息,
通常也會被大家廣泛接受
司馬遷怎麼定義本紀呢?他沒有明說
speed44大的推文有提到
推 speed44: 太史公到底怎麼想的只能七月問他啦,在這糾結做啥12/30 01:50
現在離七月還有點遠,
還要半年,讓人心急如焚
太史公自己雖然沒有明說,但他其他的話很多,
從這些話裏多少有些蛛絲馬跡吧!
所以我想先來猜測一下
我想從「司馬遷為何想要寫史記」作為猜想的出發點,
司馬遷在報任安書裏說:
僕竊不遜,近自託於無能之辭,網羅天下放失舊聞,
考之行事,稽其成敗興壞之理,凡百三十篇,
亦欲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
草創未就,適會此禍,
惜其不成,是以就極刑而無慍色。
僕誠已著此書,藏之名山,傳之其人,通邑大都,
則僕償前辱之責,雖萬被戮,豈有悔哉!
然此可為智者道,難為俗人言也。
他講的其實很明白,
就是想用自己一家之言呈現天下興衰之理
以目標而言不可謂不大,
史記就是他囊括興衰之理的成果
有這麼大的目標,如何呈現就是一個挑戰,
史記將這些千頭萬緒的事蹟,
分門別類用五種不同的體裁表現,
就是本紀、表、書、世家、列傳
這應該就是司馬遷對這充滿挑戰的任務作出的回應
這五個類別嚴謹嗎?
我猜(只是猜測)如果司馬遷被問到這個問題
大概也會苦笑吧?
例如本紀,歸納來看,
大概是描寫天下運轉的樞紐
然而「秦本紀」大部分的內容更像世家,
畢竟他是歷史悠久的諸侯
漢朝諸侯的世家長得很像列傳,區分不易
然而大抵而言,雖然有些怪,但也還可以接受,
畢竟秦把周給滅了,說他是本紀也言之成理
他的先世雖然是諸侯,
也不另寫成秦世家以避免繁瑣
我覺得若從這角度來看,
對司馬遷或許能多一些同情的理解
他的目的是表達歷史成敗興壞之理,
本紀表書世家列傳只是手段
不同手段各有側重
而目的都是讓歷史看起來更立體
2.如果名義上有當過皇帝就該列入本紀,
那史記第九卷應該是寫劉盈、漢前少帝、劉弘,
而不是呂太后
這個問題也言之成理,
事實上班固對問題的前半已作出回應:
漢書卷二惠帝紀
或許是因為班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所以可以感受到巨人的不足,
所以對司馬遷有所繼承、有所批評
從司馬遷想要通古今之變的野望來看,
他應該不是那麼在意「名義」,
他可能會更在乎實質
或許太史公根本不會在意惠帝是否要列本紀,
因為「這是小問題,」「不重要啦!」
惠帝影響力太小太短。
太史公在意的點遠遠是巨人才能看的道的天人之際。
所以他說
惠之早霣,諸呂不台;
崇彊祿產,諸侯謀之;
殺隱幽友,大臣洞疑,遂及宗禍。
作呂太后本紀第九。
至於兩位少帝是否該列為本紀?
班固這次跟司馬遷一國:卷三高后紀
甚至千年後固執到很可愛(讓人很想巴他頭)的司馬光,
也來「卷十三漢紀五高后元年」這一招
或許這是學界的共識了吧?
推 uly1113: 不過漢書在本紀和列傳都寫了呂太后,有點定位不明的樣子12/29 15:49
某方面來說,這也是班固的「嚴謹」
巨人司馬遷在前面立了典範,他也就蕭規曹隨,
跟著司馬遷的體例來辦事
然而他又發現司馬遷某方面敘事比較隨便,
所以也有調整
如果讓班固來重寫先秦歷史,
大概也會出現「秦世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