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0rz.tw/f85RB
“為什麼他會這麼決定?”閱讀歷史時,喜歡思索的讀者,在某個歷史關鍵點,總有忍不
住這樣問的時候。而人們最常有的毛病就是,用“自己的立場與觀點”去質疑歷史人物的
抉擇,這就犯了一種時空錯置的錯誤。本書作者伊恩‧克肖(Ian Kershaw),則向讀者示
範該怎樣客觀且有史學意義的討論。
《命運攸關的抉擇》是英國知名納粹史家克肖的作品,他認為在1940-41年之間,英、美
、德、義、日五個參戰國面臨了幾個關鍵抉擇,而這將決定了大戰,乃至世界在二十世紀
之後的走向。克肖向讀者分析了這些抉擇的時空背景,主要做決策的人們的個性、政治主
張及思維方式,還有是否存在別的選項。克肖認為,讀者要了解問題的癥結點,上述這些
都是必不可少的。而我最欣賞他的地方就是,當克肖嘗試描述決策者是否有別的選擇是,
他是有個限度,並不會做太多的假設,或讓思緒放飛變成一種空想。
而對於克肖的討論,我覺得幾個頗有所得之處:
‧英國是否和談?
出於政治的問題,這一向是敏感且少為人提及。但在1940年那個“最黑暗的時刻”,英國
確實是面臨生死關頭,當時檯面上主要接手張伯倫的可能人選邱吉爾跟哈里法克斯都必須
決定和與戰,而這確實只在一線之間。克肖說了,兩人的目的都是一樣,保全大英帝國的
完整,後者雖然傾向和談,但他並不是賣國,只是手段比較“溫和”。邱吉爾其實也沒有
多硬氣,要不是敦克爾克撤回了主力,“事猶未可知也”。這麼說來,希特勒對裝甲部隊
的那個關鍵命令,反而才是真正的影響點吧。
‧義大利的中立
記得,《霸權興衰史》的作者保羅‧甘迺迪評論過:「義大利是唯一一個敵人認為它加入
對方比保持中立來的更好的國家,恐怕也是後無來者。」克肖也說,事實上墨索里尼不參
戰能夠拿到的利益反而更多,證據在於西班牙,佛朗哥就是個好例子。不過作者又繼續分
析,但這並不符合墨索里尼的個性,這位自負的“領袖”被隔壁的小老弟超越了成就已經
滿肚子氣,你要他在對方最風光的時候繼續默默無為,實在太“強人所難”。這就是克肖
說的,分析時要了解對方的背景跟當事人的個性,儘管墨索里尼存在著別的選擇,但他其
實不太可能做這種決定。
‧美國的參戰
“珍珠港陰謀論”向來很有市場,不過一位嚴肅的歷史學家通常會嗤之以鼻。克肖說,羅
斯福是不折不扣的現實主義政治家,他非常的“圓滑”,就算他心中想要參戰,但他絕不
敢違背民意去冒險越線。儘管在這之前他做了很多事情,但在鷹派眼中還是不太夠格。而
從結果論來說,羅斯福的煩惱日本跟德國都主動幫他解決了。
東京跟華盛頓必有一戰,這個說法其實並不誇張。入江昭在其著作《第二次世界大戰在亞
洲及太平洋的起源》一書中指出,最初日本確實接受華盛頓公約體系的束縛,但經濟大蕭
條讓他們見識到了歐美“自私自利”的一面後,特別是軍部,覺悟到“自己命運要自己掌
握”,決定自己爭取殖民地來保護“皇國榮耀”。一旦日本上下都接受這種觀念後,實際
上與英美的對立就成為必然的未來。“大東亞共榮圈”跟美國的“門戶開放”是衝突的,
而我們很難想像英美會有多大的退讓。克肖再次說,表面上雖然東京是有別的選項,但實
際上其實沒什麼機會做出時也跟沒有差不多。這是一種自我侷限,也可以說是歷史環境的
使然。
至於德國為何主動對美國宣戰,知名記者哈夫納在他的《解剖希特勒》中曾評論這是一個
“難解之謎”。克肖則認為,其實羅斯福在大西洋的行為參戰只是時間問題,希特勒不管
有沒有主動,美國都會想辦法加入歐戰,他的這個行為已經改變不了歷史進程,而他其實
也沒什麼別的選擇,儘管或許其他人可能會再多等一會兒。
從書中的案例,我們可以發現一點就是,在這幾個關鍵抉擇裡,表面上似乎都存在著別的
可能性,但通過深入的觀察即可發現,實際上做出別的決定的機會是微乎其微。我並不喜
歡說所謂的“歷史的必然性”,但事實是,在進程中的結果是會累積的,前一個決定會導
致下一個選擇的選項限縮,所以我們才會看到,這種表面存在其他選項,但實際上不會做
出其他選擇的困境。然而,要發現這點必須要透過深入的探討才能夠理解,而這正是克肖
在本書中想要告訴讀者的。
他的文筆流暢,敘述清晰易懂,翻譯沒什麼問題,值得大家一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