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串問個問題,如果武后以降,包含宋代,都繼續維持「關中本位政策」的話,國祚會不
會更長久,或是至少更平穩?
尤其以宋代來看,關中本位政策,最基本就可以避免西夏的成立,冷兵器時代最重要的戰
略物資之一的軍馬來源也不予匱乏
「關中本位」無法持續的主因是現實條件改變,尤其是生產力中心往長江下游轉移。首都離江南太遠不合實際需求。
作者:
saltlake (SaltLake)
2020-07-15 07:49:00奈何關中殘破
作者:
ccyaztfe (best_troll_tw)
2020-07-15 08:58:00經過多年開墾,關中平原的水土流失其實也很嚴重,生產力早就不如以往了
作者: kg127 2020-07-15 10:59:00
大明原本想立都關中,怎奈朱標視察完就薨逝,關中再起的希望一切都結束了。
生產力水土流失跟水利工程失修有關 不然兩河埃及文明還早得多 正因為習慣從江南運糧了關中農業才衰敗下去
作者:
chungrew (work hard, play hard)
2020-07-15 11:18:00關中本位政策的基礎先崩潰 統治者被迫改變因果關係不要搞反了關中的土地的糧食產量養不活這麼多人 這很現實不是因為習慣從江南運糧才導致關中農業衰敗而是關中的糧食產量就真的不足以應付帝國的人口負擔馬爾薩斯的人口論很明確指出這一點了
關中本位大概一下就被滅,西北遊牧民族崛起三兩下就攻入長安明朝後來天子守邊也是走鋼索,北京時常被圍好在防守夠堅固
作者:
fw190a (las)
2020-07-15 12:23:00高度依賴水利的農耕會因為一時的戰亂失修受到難以回復打擊
唐朝中央政府在武后時,就必須因糧食問題在東西兩京間移動,現實關中的生產力就是撐不住了。
關中本位是設計用來打仗的,跟八旗制一樣沒仗打,會隨時間崩解
關中土地就鹽鹼化的很厲害 再加上開發早 水土植披流失關中作為割據政權OK 但要作為統一首都後來很勉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