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saltlake (SaltLake)》之銘言:
: 似乎明清兩朝,當官者被揭露不接濟貧苦或遭難的親族,
: 會被認為德行有重大虧欠,進而受到處分。
: 但是親族有遠近,即便是明清的皇親,能夠從皇帝內庫
: 領親族撫恤金的,也只限幾等親之內。以此類推,官員對
: 於親族的照顧應該也有親等的限制。
: 所以,明清兩朝真有官員應接濟一定親等內的親族的明
: 文規定或者道德習慣? 而且不實踐者,會受到朝廷懲處?
黃仁宇說過
傳統中國的社會結構
特別是明朝清朝
其實是好幾層的社會
他的比喻是『潛水艇三明治』
中央歸朝廷、地方歸宗族仕紳鄉黨地主
他也強調過
官員基本上都會被親戚『煩』
現在台灣
其實還是有一些人情社會的傳統殘留
窮在鬧市無人問
富在深山有遠親
版上藏龍臥虎的人很多
只要你有認識做大官的人
這裡說的是真的大官
至少文官中,高等級文官簡任官以上
或是政府中部會首長以上
地方縣市首長等級以上這種官
基本上稍微問一下就知道
很多親戚朋友有事情都會上門請託
連遠親、八竿子打不著的人都會來奉承你
台灣也到現在還是有人會來送禮
禮尚往來是華人傳統
你要是不照顧他
就會被講的很難聽
是真的很難聽
風評被害那種
市井小民不必擔心風評
但如果你當官就要注意了
所以類推到古代華人社會當官的人
我完全可以想像這種脈絡
醒世恆言 拍案驚奇 儒林外史
都很生動的描述了這些脈絡
華人社會中血緣、鄉黨的脈絡很強
當官的人更無法擺脫這種人情社會
不僅僅是所謂物質上供應的問題
而是這是社會潛規則
如果違反
就會受到社會潛規則力量的反噬
進入現代工商業社會
乃至於科技社會後
有略好一些
但這樣的觀念殘餘
不誇張
比較老派的組織結構中都有
目前的公部門高層還是存在
或是更形象的舉例
那種老牌大型醫院
醫學中心等級醫院等
醫界大老分配資源時有沒有人情的壓力?
醫療資源或量能有限時
遇到關說怎麼處理?
說人情完全沒有影響真的是騙人
醫學系出身也很會讀書了
但也不可能完全擺脫人情社會的現實
大家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