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A6 (çŸID真好)
2021-07-20 22:39:15※ 引述《sdhws (sdhws)》之銘言:
: 為了能夠釐清歷史上乃至現存至今國家的型態
: 我還是想問這個問題,雖然之前發過問版,但未能解答我的問題
: 中學課本有教國體和政體的觀念
: 國體分成君主國(monarchy)和共和國(republic)
: 前者國家元首為君主,後者為否,鑑別要點為是否明訂國家元首為世襲
: 如北韓及敘利亞雖然實務上存在父死子繼,但在法規上是透過選舉產生
沒這麼複雜阿
因為很多"古代"體制 其實是後來人去劃分的
你前一篇說的 是否復辟的問題
就要看你先如何去定義 君權和復辟這件事情
實際上你自己在最後面回答我推文的部分
不都已經差不多回答了 活著的國家是否是君主制是以自認為主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狀況 因為每派學者的標準都不太一樣
因為很多體制已經大改動的關係
評價現代的國家一般都只是用專制和民主下去評價
你想用古代的標準討論現代 也可以
例如你說有國王就是君主制 那就看有沒有國王阿
或者是說有沒有實權 或者是指定繼承的方式 算君主制
但是要把標準先訂好再下去看阿.....
你把現代國家 和古代國家 跑個meta去做相似度 搞不好還能發個文章哩....
: 所以是共和國體
: 政體分專制和民主
: 前者是統治權集中在一個人或少數人,所以不論是個人獨裁還是寡頭制及貴族制皆屬之
: 後者指統治這在多數人手中
: 國體和政體結合起來可分成"君主專制","君主立憲","獨裁共和","民主共和"四類
: 君主專制(Absolute monarchy)和君主立憲(Constitutional monarchy)都屬於君主制(mon
: archy)國體
: 獨裁共和和民主共和都屬於共和制(republic)國體
: 但是用這種分類法套用在歷史及現存的國家時,卻存在一些問題
: 第一,國體用世襲與否來區分有明顯問題
: 因為梵蒂岡及安道爾固然是君主國體,卻不採用世襲,而是透過選舉及指派產生元首
: 且候選人本身亦非世襲
: 另外,馬來西亞的最高元首候選人雖是世襲地方君主
: 但是最高元首本身是透過五年一次內部選舉輪替,而不同的地方君主之間非親緣關係
: 所以不能將馬來最高元首交接的過程視為世襲
: 第二,課本說"君主立憲制"是民主政體
: 但這樣很明顯忽略了"二元君主立憲制"(Semi-constitutional monarchy)
: 這類國家雖然實施君主立憲,但君主仍保有一定的統治權
: 這樣一來,即便是君主立憲,也不代表是民主政體,如約旦王國
: 以上,是否表示中學課本教的分類法存在明顯瑕疵?
: 增強歷史點,如果用這套分類法,歷史上許多國家也是不適用
: 如波蘭立陶宛王國的君主非世襲,且無規定候選人必須來自特定家族,但同樣屬於君主國體
: 另外1920~1946的匈牙利王國直接閒置了君主位置,始終都由攝政領導國家
: 這樣的國家如何用課本的國體分類法歸類?
: 但是這些國家有個共同點,就是在法律及政策上自我定位為"君主國"
: 再加上國體無關民主與獨裁,所以依照該國的自我定位來區分國體不是最適當的嗎?
: 若照這樣說1996~2001的阿富汗伊斯蘭酋長國是君主國體還是共和國體?
: 另外像羅馬帝國,自屋大維之後,雖然從貴族制轉向個人獨裁
: 但國號依舊是SPQR,形式上依舊保留共和制度與法律
: 屋大維本身從未宣布廢除共和改制君主,也拒絕如REX等君主頭銜,反倒使用第一公民的身份
: 且法理上羅馬皇帝是國家公職,而非國家擁有者
: 其權力來源為兼任各項共和國公職
: 再加上不論是Augustus或是Caesar或是Imperator在當時都不是君主頭銜
: 綜合以上來看羅馬帝國依照課本的分類法,屬共和國體及獨裁政體,即"獨裁共和國"
: 所以照道理羅馬帝國不應翻譯作帝國,而應該稱作"羅馬共和國個人獨裁時期"
: 羅馬皇帝也不應翻譯做皇帝,而是應當翻譯作"羅馬元首"或是"羅馬至尊"才對
: 但為何仍有人堅稱羅馬帝國是君主專制國呢?如果堅持羅馬帝國是君主專制國
: 不就等於否定課本的分類法?
: 且羅馬帝國這種國家若真能被視為君主國,現存的獨裁共和國豈不也應當被劃作君主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