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朝鮮每年會固定派使者訪問北京,這本書是從這些使者的角度看待明朝(後來清朝取
代)、朝鮮自己、日本,書中引述大量朝鮮文人或一般百姓(商人)的記述,穿插一些明人
或清人的回應,日本人的說法比較少
從萬歷朝鮮戰爭開始講起,豐臣政權的日軍入侵時,朝鮮政權一片慌亂,對日方的作戰計
畫跟兵力完全未知,連朝鮮自己有多少軍隊跟糧食都搞不清楚,把希望完全寄託在出使明
朝求援的使臣上,朝鮮國王交給使臣一百幾十兩白銀打通關節,並不斷交代使臣肩負救亡
重任,還說要請明軍自備糧餉後勤,朝鮮無糧可徵
一般都認為明軍救朝理所當然,但其實當時明朝有不少反對派,很多大臣認為讓日朝兩邊
去打,明軍只需看守邊境就好,一直到戰爭結束前都不斷有這種聲浪,所以作者有講述朝
鮮使者如何處心積慮要讓明軍出兵,主要策略是強調日軍目標在中國,救援朝鮮可把戰場
限制在(明)境外,再低報日軍數量,只說主力兩萬,偏師數千,使明軍感覺很容易取勝
這本書重點不在戰爭,直接跳到戰後明、朝、日三方交流的情況,儘管明臣也承認明軍在
朝鮮多有搶掠,朝鮮舉國上下還是感恩戴德,天朝天兵、父母之國不離嘴邊,甚至明亡之
後,還是常說神宗厚恩,緬懷崇禎帝,不能接受中國百姓已忘明順清
朝鮮人相當重視文化素養,上層文人以研究中國文學及儒家經典自豪,且自視文化高人一
等,除父母之國外皆蠻夷,如女真是胡人,日本人是倭人,戰後與日本文人和平交流時,
也是直呼倭人,日本人抗議依舊故我,但朝鮮文化確實相當高,有些被日本人帶回去的朝
鮮俘虜,在日本靠賣字畫可以累積逃亡的財富,且這些朝鮮文人俘虜在日本頗受尊崇,拿
著扇子求詩絡繹不絕
滿清入主中原後,朝鮮上層文人不齒滿人是胡人,雖然戰敗不得不稱臣,但國內還是以思
明為主流,清廷看不到的文件都用崇禎紀年,還有記到崇禎一百多年的,此時派往北京的
使者,也把行程從朝天(明)改為燕行(清),路上也不吃那些綁辮子的人民賣的食物,寧可
鄉野間亂找東西吃,朝鮮士人對明朝的感情,實在是現代無法想像
心得感想:
1.明朝太監在貪污都幾萬幾萬兩拿的,看到朝鮮拿一百兩來關說,笑著笑著就哭了,後來
看到崇禎上吊,朝鮮國王要起十萬大兵復明,哭著哭著就笑了,要是有十萬兵,當初清軍
入侵時就在南漢山城搞定龍骨大,哪還用派龍骨大的兒子龍骨小去談判老半天
2.以往看朝鮮戰爭都很疑惑,怎麼朝鮮軍這麼弱,而且國家都搞成這樣了,還是要內鬥,
戰爭沒結束就先把最好的將領鬥掉,看了這本書,覺得朝鮮最重視儒家休養,文化的確是
相當高,但另一方面就會輕視武備,而且相當熱衷朝鬥
3.從朝鮮求援時低報日軍數量來看,朝鮮真的認為自己不行,騙也要騙到明軍出動,不然
低估敵人對備戰有不好的影響,但當時也管不了那麼多
4.書中敘述兩個被俘朝鮮人逃回家的經歷,第一個輾轉逃上明朝使者的船帶回中國,還被
萬歷召見,隨便勉勵幾句趕快回家,就變奉旨歸鄉,一路敲鑼打鼓,在朝鮮風光無限,第
二個也是受盡苦難,好不容易回朝鮮,結果被看做降敵者,一輩子是罪人,同樣情況下場
也差太多
5.以前讀這段歷史時,都沒想過明軍不救朝鮮,看了明朝大臣出兵與否的論戰,感覺若不
是皇帝堅持,明朝不出兵還比較正常,當時距離明亡只剩五十年,要是明朝沒打這場戰爭
不知道後來會怎樣,影響應該滿大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