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kons (kons)》之銘言:
: 我的定義:開發與交流,是指有正式且有系統的政府組織,而不是鬆散的部落聯邦,
: 同時會跟周圍鄰近的國家政權進行交流貿易、通商往來、政治協商乃至戰爭等。
: 歐洲中世紀的時候,北歐維京人乘船四處劫掠,甚至還有證據到達過北美。
: 地中海從希臘時代前就開始熱鬧,薩丁尼亞、兩西西里、帕爾瑪,
: 更甚者小如馬爾它,都早從羅馬之前就開始殖民並開發。
: 英國也很早就被蠻族登入,羅馬也隨後抵達。
: 簡單的說,歐洲周圍的小島都早早就進入歐洲交流圈,遠如冰島也不例外。
: 那麼,為什麼台灣的開發與交流這麼晚呢?一直到明末才有被正式管理的紀錄。
: 就連琉球王國都早於台灣。
: 明明台灣的環境氣候也不算太差,島嶼又足夠大(比薩丁尼亞島大了三分之一)。
: 距離主要大陸也不算太遠,那為什麼台灣這麼晚才被納入東亞的交流圈呢?
: 像公元前就有薩丁腓尼基殖民的紀錄,羅馬也隨後跟上,
: 為什麼東亞的國家都沒有像歐洲一樣,四處移民,建立新政權,或納入管理呢?
: 是台灣海峽的海像太惡劣嗎?還是東亞早前的航海技術不夠發達呢?
: 謝謝。
這問題,我沒有太多資料,但用一些理論想法來回答,可以各自映證看看。
先回答台灣問題。
首先,要整合進一個海上的交流網絡,有幾種型態。
第一種是殖民,
第二種是貿易,
第三種是征服。
台灣的地形氣候,等同於未開發時的華南,有叢林、"瘴氣"等等阻礙因素,
加上在地原住民的抵抗能力。
基本上要轉換成農耕文明,進行殖民拓墾,需要投入大量人力與初期資源,
而且前提是這個人力無處可去,才會考慮來台灣。
所以一路要等到華南陸上區塊都消化得差不多,對台灣的這種殖民才進入了選項。
而恰好這時貿易的網絡都已經延伸到台灣了。
所以從這角度反而是貿易先於傳統殖民(雖然之前作為海盜窩點零星拓墾應該也有)。
再來看貿易,這部分的確是看各文明需要的商品以及相應的交易路線,
各國要與中國貿易,直接經過中國就好,特別跑去台灣也沒相應的特產。
荷/西選擇台灣某種意義上是被排擠之後再就近選擇的結果,
而且考慮更多戰略上的意義,而非從經濟上直接看到利益。
反而鄭氏來台,以及清朝治台初期,
都是出於一個政治上的因素,來控制台灣。
算是變種版的征服路線。
但也算靠著這個初始動力,帶動了後續的開墾殖民。
。。。
考慮這個脈絡之後,
要假設一切提早,要馬就是提前創造政治性,征服的理由,
再來就是假設有重要特產,或有日本與東南亞之間,
但需迴避中國的貿易路線的需求。
最後就是假設大陸上的人口更早爆炸,有了相應的殖民輸出需求。
(也可以反向思考成,少經歷些戰亂災荒,造成人口成長降低)
。。。
再回到歐洲的問題上,
地中海的航海難度是新手村友善等級,
耕作條件也是容易上手。
注意這邊不一定是單位產出問題,
就算比較貧脊的地方,也可以粗放的耕作或畜牧,
重點是負面因素有多少。
有時是地形帶來的難度,有時比較偏向當地人的反抗。
(例如農耕與遊牧民族爭地)
高盧/日耳曼/不列顛的溫帶森林,也曾經是文明類型的關鍵劃分,
直到羅馬用統合的國家力量去開墾並羅馬化(日耳曼的失敗了)。
本來他們也能靠鐵器的解鎖,慢慢自行做到開墾與整合政治實體,
但南邊的鄰居發展的更快。
(類似的殖民,其實由希臘、腓尼基在地中海各地預演過一次)
總之,地形上,森林/叢林屬於一個,如果你沒有決心和資源對抗它,
就沒辦法爭地,反而會被吞噬的地方。
其中叢林又能靠豐富的原生物種(疾病/病媒),成為魔王級別的挑戰。
這也是歐洲基本都沒辦法在非洲搞拓荒殖民,同時洗人口的原因,(除了南非)
只有在中南美因為跨洲免疫力差距關係,才替代了當地大量基因。
北美洲和澳洲的開拓雖然距離遙遠,
但除了航海風險以外,地形阻礙開墾的程度很低。
(當地人的抵抗力則是...可憐的程度)
中南美洲則是頗複雜,
地形難度較高,但當地人提供了一定人口基數,有些先發優勢,
可是在貿易/資源掠奪路線上維持太久,對長遠發展產生影響。
。。。
把這基礎設定搞清楚就會發現,
整個東亞/東南亞區塊,大多數開發慢半拍的區塊,長時間都屬於,
只能進行原始版本的移民的狀態,類似於亞洲版的非洲。
隨著貿易,可能尤其是香料的需求擴大,文明交流才更深入偏遠的區域。
這個擴張方式的先後順序,或許能宗教的傳播來看出一些。
https://imgur.com/CZIgyqK
https://imgur.com/Ty4BOCg
至於人口拓荒式的開墾,則是到現在都還進行式當中(或還沒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