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觀點] 我的美國總統排名

作者: coober   2022-07-13 04:06:43
※ 引述《sam09 (柊鏡)》之銘言:
: 這種排名就跟鄉民的老婆一樣沒啥意義,每三個月就會大洗牌一次= =
: ※ 引述《coober ()》之銘言:
: : 正常來排 有貢獻的總統
: : 順序一定是華盛頓 再來傑佛遜
: : 然後就是傑克遜跟波爾克
: : 傑克遜之前的公務系統都是萬年不換的
: : 如果長此以往 那傑佛遜打垮亞當斯的結果必然被逆轉
: : 美國還是會慢慢被侵蝕 逐漸變成一個絕對主義國家
: : 直到他勇敢的對抗
: : 開始正式的清理
: : 才奠定了真正黨派政治的基礎
: 美國的文官制度發展大致上分成三個階段,早期是華盛頓時代的資歷制,簡而言之就是
: 獨立戰爭的參加者們論資排輩,功勞大的或資深的退下後,由功勞小的和資淺的接任。雖
: 然這時的美國已發展出聯邦黨和民主共和黨的角力,但這兩群人基本上都是革命元勳,政
: 府內部換來換去當然也都是同一批人。
: 到傑克遜的時代,聯邦黨已經瓦解,民主黨一黨獨大,且革命元勳們不是已經去見上帝
: 就是排隊等著見上帝,傑克遜自然有能耐隻手遮天,使得整個政府內都是自己人。在這種
: 情況下,美國文官制度從資歷制轉向獵官制,只要和總統打好關係,就有機會博得一官半
: 職;只要總統一換人,整個政府從國務卿到門房和打雜的都會換過一輪,也使得只要選舉
: 一到,所有公務員都得擔憂飯碗不保,絲毫無心工作。
: 但到了19世紀晚期,政府業務日趨繁雜,文官數量擴展得極為龐大,前來求官的人數也
: 跟著暴增,根本無法篩選良莠,不少人只是在選舉中負責搖旗吶喊也能成為公務員。為了
: 應對這種情況,第20任美國總統詹姆士‧加菲爾德在1881年推動《彭德爾頓法案》,設置
: 中立的文官委員會,負責公務員的考試、聘用、升遷、待遇、獎懲、離退等事務,同時建
: 立常任文官、考績制度和行政中立的傳統。
: 諷刺的是,加菲爾德於1881年遇刺身亡,而行兇者正是因為當初求官不成而懷恨在心。
: 《彭德爾頓法案》則由繼任的切斯特‧亞瑟在1883年通過,奠定美國的文官制度。加菲爾
: 德雖然居功厥偉,但他僅僅在任一年半,因此常常遭到忽視。
首先~
聯邦黨瓦解是1812年戰爭後幾年的事情
當時能囊括大多數國會席次的是民主共和黨 並不是民主黨
因為民主黨是1824年大選 傑克遜出走後所組成的政黨
傑克遜當總統時 依然是兩黨制 也就是民主黨與輝格黨
所以不存在甚麼民主黨一黨獨大的事情
傑克遜也就解僱了10%的聯邦雇員而已
這是因為當時很多公務員是幾十年沒有更動過了
並逐漸變成了一個集團 (一個沒有任何民意基礎的集團!!)
加上財政部當時一堆的腐敗
搞了一堆丟臉的事情 才讓他下定決心整頓
《彭德爾頓法案》一開始也只覆蓋了10%左右的聯邦職務
所以通過後的幾年
班傑明 哈裡森總上任後 依舊撤換了80%的郵局職務
該法案覆蓋率的高峰是1950年代 覆蓋了90%的聯邦員工
但近年又逐漸開始下降
: : 波爾克就是昭昭天命倡導者
: : 他先是協調民主黨
: : 在泰勒下台前 就讓佛羅里達與德州加入聯邦
: : (只要拖幾天就在自己任內了 但他沒有這麼做)
: 德克薩斯在1836年獨立之際,便積極尋求與併入美國,但卻被當時的總統傑克遜擱置。
: 理由是此時正逢總統大選,傑克遜即使傾向支持兼併,但不願在此時節外生枝,以免挑起
: 蓄奴州與廢奴州的衝突,阿肯色州在這一年剛以蓄奴州身分加入聯邦,使得蓄奴州以13比
: 12暫時領先,若身為蓄奴大州的德克薩斯也加入,兩邊的力量將會失衡。後來是密西根領
: 地於次年建州才重新平衡。
: 傑克遜的繼任者范布倫有點誤判局勢,主動回絕了德克薩斯的合併要求,以安撫國內的
: 廢奴派支持者,但卻得罪了自己的後台傑克遜,也使他競選連任失敗。然而,德克薩斯在
: 1838年換上了獨立派總統拉馬爾,也暫時中止了併入美國的議題,兼併案自此陷入僵局。
: 1840年,輝格黨的哈里森扳倒進退失據的范布倫成為總統,但他僅在任30天便病逝,由
: 副總統約翰‧泰勒繼任。泰勒和輝格黨領袖亨利‧克雷關係惡劣,克雷每次參選總統全都
: 鎩羽而歸(他總共選了五次,堪稱美國神掌),瞧不起撿到總統寶座的泰勒,便將泰勒趕出
: 輝格黨,使他成為美國史上第一個被開除黨籍的總統。
: 泰勒的支持基礎在南方各州,為了追求連任便決定重啟德克薩斯兼併案,於1843年調海
: 軍部長亞伯‧厄普舒爾擔任國務卿,主持德克薩斯問題,他是一位積極的擴張主義者。德
: 克薩斯這邊此時又由親美的休士頓回鍋掌權,加上德克薩斯遭遇經濟困難,併入美國的呼
: 聲高漲,讓親美派在1844年的德克薩斯總統大選中力壓獨立派。
: 眼看雙方一拍即合,泰勒和厄普舒爾計畫趕在1844年總統大選前完成兼併案,力抗民主
: 黨和輝格黨夾殺,卻沒想到這計畫竟然毀於一場意外。這年 2月27日,泰勒和政府高層搭
: 乘蒸汽船普林斯頓號在波多馬克河上觀光,途中決定鳴砲慶賀,然而大砲膛炸,厄普舒爾
: 當場死亡,他所主持的兼併案也因此推遲。
: 泰勒雖然失去厄普舒爾,但仍緊急請來民主黨大老約翰‧卡爾宏接任國務卿,然而卡爾
: 宏是位堅定的蓄奴派,他的鮮明立場使得民主黨內的廢奴派倒戈,否決了德克薩斯兼併案
: ,差不多也斷送了泰勒的連任之路。
: 此時浮上檯面的競爭者包括輝格黨的克雷,以及民主黨的前總統范布倫、田納西州州長
: 波爾克三人,民主黨雖然具有優勢但有分裂之虞。退隱許久的傑克遜又選在此時跳了出來
: ,左批范布倫右打輝格黨,大力拉抬原本聲望最低的波爾克,再加上已經出局的泰勒和蓄
: 奴派大將卡爾宏暗助,使波爾克在初選擊倒范布倫,又在大選送克雷一敗。
: 為了完成對德克薩斯的兼併,波爾克儘可能淡化奴隸制的爭議,高舉擴張主義大旗以拉
: 攏民主黨的廢奴派,部分輝格黨人雖然反對奴隸制,但看在選票的份上也被迫妥協,於
: 1845年 2月27日通過兼併案,也讓泰勒在卸任前如願以償簽署法案,將細節丟給繼任的波
: 爾克處理問題,尤其是奴隸制爭議和德克薩斯的債務等問題,德克薩斯在當年12月29日才
: 正式加入美國。
: 順帶一提,「昭昭天命」(Manifest Destiny)這個詞最早出現於1845年7月,當時德克
: 薩斯的兼併已成定局,只是歐蘇利文覺得美國的處理太遲緩才撰文抨擊,第一次出現時其
: 實沒人理他;直到他在當年又用這詞鼓吹美國吞併奧勒岡時才獲得重視。
這是有背景因素的
泰勒本來是民主黨人 然後叛逃到輝格黨
當了副總統 運氣好總統很快死掉才輪到他
他是在國民銀行事情上面與輝格黨不同 所以才被開除黨籍的
而當初叛逃到輝格黨這件事情 也讓民主黨不能接受他
所以德州的事情
本來在他任內是不可能通過的
(因為就算要過也不會在他任內通過)
德州當時有很多的負債
談判重點就包含了要接受這些負債
而要接收這些負債就必須以併吞德州的方式
但併吞的模式 國會必須2/3通過才行 只有民主黨支持是過不了的
(就算加上幾個輝格黨游離票也遠遠不夠)
所以後來改成了德州加盟美利堅聯邦的方式 (這也是德州跟其他州不一樣的地方)
而這種模式只要國會1/2通過就好 門檻比較低 民主黨的支持才有用
但這種加盟的模式 債務就不能由聯邦所吸收
所以必須要波爾克先承諾
日後聯邦會出錢購買一部分德州的土地 以解決德州的債務問題
這也才會有波爾克確定當選後
泰勒在準備下台的過渡期 能夠簽字
這完全就是波爾克不在乎名 願意相讓才能加快促成的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