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益] 為什麼台灣沒有歷史祭?

作者: mshuang (竹碳烏龍)   2022-11-11 23:34:41
※ 引述《saltlake (SaltLake)》之銘言:
: 又或者是右岸的市場天生就是比左岸小,本來就沒辦法競爭云云。
: 歷史上清末到國民黨治國期間,中國最吸引外國人資金的不就是那鐵打不動的...
: 龐大市場?
其實錢不是重點,以中國為中心,我們和美日兩國的差別在哪,別忘了這兩國
也在對岸文創市場上佔有一席之地,即便政府有意無意的打壓還是沒用
再往下我並沒有去過西塘,但並不妨礙我知道西塘,並不妨礙我對中國漢服的了解
也不妨礙我在這上面花費
前面講的是甚麼意思?意思是文創的成本其實相對於其他小很多,我在台灣寫一篇
小說寫的好對岸也會看,這背後主因是語言文字的共通性還有網路的發達
因此以台灣背景土壤發展得出來的文創果實對岸才可以那麼輕鬆地接過去賺錢,相比
美日來說,畢竟這中間還是有語言隔閡,但是產品好就是有市場,市場需要培養但是
也要自身夠好才可以
20年前漢服等文創其實在對岸市場很小,也就僅僅是因為文創本身夠好夠吸引人市場
才漸漸出來,而現在是網路社會,市場其實是在虛擬網路上,台灣市場小不代表對岸
不會過來消費網路下單很快的:)
前面講到美日就不得不說另一個令我失望的東西就是漢化組,美日文化優質的東西
可以讓對岸快速吸收成長最主要的原因其實就是漢化組大幅度的降低獲取成本,也就是
受眾在接收這些資訊時他們並不需要花費很多時間去研究不同語言的轉換
這點在日本也有同樣的現象,大量翻譯外國書籍資訊成本國文字,降低無形成本,提升
本身的專業性,外語成為一種取得資訊工具,而非必備
與中日兩國不同的地方,台灣則是外語是必備,你要翻譯外國文獻首先你要花費國中三年
高中三年大學三年學完之後,才能夠免強獨立進行已知識的再獲取
這些資訊你絕對不會是第一個有需求的,而台灣的現狀就是自己想辦法,一百人就是重新
再獲取一百次,時間其實大量的被消耗在這上面
因此不是外文不重要,外文很重要她是獲取知識的一種工具,但不是每個人都需要她
一片外文系完整翻譯好的文章你幾個小時就可以完成閱讀,快得十分鐘,但是如果沒有
翻譯一篇很簡單的文章你要花十幾年才讀得懂
前面這些論調其實早年和八卦的一位醫生辯論過,他的論點是國家統一的名詞翻譯意見
者很多,再者直接閱讀會比翻譯好,最後就是翻譯好的詞彙很複雜很難看不懂
這些觀點其實是站在一位學有所成知識分子角度上來說,也就是他的學習結果已經固化
他已經習慣用外文來解釋某些醫學上的名詞,所以不習慣也抵制這種翻譯
但是從教學的角度來說,一個甚麼都不懂的人,你告訴他是甚麼那就是甚麼,舉個簡單
例子吧
Malus pumila和林檎,如果你是很老經過日本教育的人你會習慣前面的稱呼,但是做
為一個普通人那兩個就叫做蘋果,而對於某些人來說蘋果這個稱呼很奇怪,所以不能
稱之為蘋果應該叫做Malus pumila
然後她會跟你爭辯台灣林檎和蘋果差在哪邊
再舉個更直接的例子,國中三年,高中三年,大學四年,再念兩年研究所
你花了最少十二年在英文上面,還不包含小學的補教和學齡前的英文課
各位你人生花了那麼多時間的在英文上面,你看得懂醫生寫的英文嗎?如果看不懂
那你學英文有個屁用阿XD最後還不是要醫生翻譯她寫的是甚麼
那這和直接大量翻譯各種知識讓你直接閱讀有甚麼差別?
作者: HarunoYukino   2022-11-11 23:45:00
醫生寫的是專業術語,不太一樣不過我很同意你講的,在台灣彷彿念原文書就高人一等很看不起那些翻譯過的大學講師/教授開的書單原文書比例比翻譯的還要多--+
作者: moslaa (萬變蛾)   2022-11-12 01:04:00
你一定很少生病,然後絕對中年人現在醫師都嘛用電腦KEY IN病人情況,我注意過,還是用中文你講的用鬼畫符的英文寫病歷,那我小學的事情了好,這不重要。下面我要講的,老實說,只是拾人牙慧我有朋友(發誓不是我)過去想寫小說,文青夢,他跟我聊說對岸強大的起點在發明打賞制,這是個成功的商業模式你在台灣寫小說,理論上對岸能看到,但實際上不會來看人是超級懶的生物,就算有簡繁轉換還是多一步,還有翻牆所以其實不會來看,這逼得他一定要在對岸網站發表才行你參考看看我朋友觀點,大概十年前或更久,聽他講的。
作者: overno (狗不理)   2022-11-12 10:56:00
https://i.imgur.com/ce4bpis.jpg就是絕大多數台灣人英文不好啊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