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認為地上權的房子不建議買,
理由不外乎:難賣,無法貸款,增值差
但上述情況看起來,似乎都是結果而非原因?
就是因為大家都認為地上權的房子有問題,
所以普遍不好賣,沒人買自然增值差,銀行也不敢借錢。
舉例來說,香港(抱歉我只講得出香港)除了聖約翰座堂以外,
所有物業都是所謂的”地上權”,但是實際上,
對一般的屋主來講,跟在台灣擁有”地上權+地下權”的房子,
似乎沒什麼分別。
雖然有所謂的地契,但內容幾乎是法律的一部份,
就像是台灣所謂的農地/建地/商用地等,
地契只不過是在限制你的房屋用途,
可以蓋的高度大小等等。
雖然有所謂的地租,可是也不就是一種稅罷了,
台灣不也有增值稅地價稅房屋稅等等等等,
香港養房子的成本不見得比台灣高。
雖然沒有所謂的地權,可是政府在徵收時,
也是要依法進行,通常也是要徵求一定比例同意,
再以市價向你購買,相反的我們最近在台灣買的一塊地,
被規劃為重劃區,政府會強制徵收一定比例,
不但不能拒絕,而且價格還是按他的算法,
不理會我明明買得比較高。
到底台灣的所謂”地上權屋”,是有什麼潛在危機嗎?
是地主(不管是不是政府)可以無限制無條件任意加租,
還是說地主可以隨時趕你走(或租期到了之類)?
還是?
作者:
kutkin ( )
2013-05-27 03:52:00當所有的都是地上權,那當然沒得比較啦
我自己的經歷,曾在新竹某一個很熱鬧的地方有一整排都是地上權屋,人潮很多,已經在那邊做生意超過30年
重點是地主不是政府都一樣要拆屋還地的,何況是政府的
所以現在看到很多地上權屋,都不想碰,儘管在精華地段
補充一下,拆屋時有給建物的補償金,因為建物是商家的
但是重建好後,建物變地主的.然後實際空間少了1/2
作者:
lion198 (n/4)
2013-05-27 22:51:00炒到沒土地可炒 炒到地上權去囉 也算是經濟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