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是賣家負全部的傭金,也就是6%全部都賣家付
成交的時候6%才抽走,3%買房房仲和3%賣方房仲分
買家是完全不需要出傭金的
只有在出價的時候要付個一千塊美金
最後若你出到了,標到這個房子。這一千塊也是算在最後總價裡面
當然其他沒標到的買家這1000塊就飛了
其實美國也是一樣房仲入門檻很低
誰也可以上幾個月的課就考到執照,沒啥難的
其實法令上好像也沒有嚴格到哪裡去,大家不要怪台灣政府沒把法律修好
只是不明碼列出Listing Price也就是標價透明
在美國絕對沒有房仲敢接
因為美國是一個高度信任的社會
你一世英名一個不透明的標價就夠你一輩子黑名單了
另外就是你的公司也就仲介商絕對不會允許這種事情發生
就算你很屌,敢不透明標,你的仲介商也允許你這樣做
那太好了,沒人會下單的
另外就是標到房子之後,買家可以請House Inspector來做Inspection
大概花個美金五六百塊吧,這種都是第三方的公司
房屋檢查的報告直接會影響到Inspector的執照
只要你出的檢查報告有失偏袒,我可以跟你說那個Inspector執照吊銷終身不能再有執照
再說很吹毛求疵的買家還會請兩三家Inspection 公司來出報告
美國就是這麼屌,這三家公司互相不知道,出的報告之客觀性以為是copy互相抄襲
所以在美國買房子根本逃不出甚麼隱藏的修繕陷阱
你假如是修繕白癡,找Inspection的報告也是一覽無遺
另外就是銀行Appraisal鑑價系統的完善
銀行找的鑑價公司還真的真人來鑑價,我賣過一個房子。還來三次
銀行是小公司小銀行,鑑價公司可是大公司
鑑價公司鑑價的價格精準度到甚麼地步
我賣一個房子,買家貸款的A銀行派人來鑑價了。照理我不能在,偷偷在車裡觀望
後來這個買家突然工作被資遣了,最後貸款不過
房子又重新出來賣
第二次的買家又是有B銀行請人來鑑價了
你知道兩個鑑價公司出的報告是怎麼誇張到一個地步嗎
市場價格只差"500"塊美金
這只能說是太過客觀或是其實會不會是串通啊
所以你買價若超過這個鑑價區間多一點點高,絕對被拒的
我覺得其實美國房屋仲介的系統成熟,不是因為什麼美國政府法律健全
而是社會對於高度信任的標準堅若磐石
稍微隱藏資訊絕對讓你終身退出此行業
另外社會上驗屋和鑑價系統的AAA精準信賴度
讓不肖業者無所遁形
還有就是自己的房子在修繕的時候,一定要找大家的修繕公司
其實也是相當貴的
為什麼,這樣的修繕才能反映到你之後的房價
那種貪小便宜甚麼找便宜工來做廁所做廚房
之後絕對反映不到房價上
美國是相當相信品牌文化的,牌子最貴的永遠是那個標誌
你不要以為說銀行的鑑價專家看不出你的廁所廚房是找小工作的或大公司做的
其實那種鑑價公司都跟當地的大公司資訊都很透明,他知道你房子做過啥修繕
當然有很多人說台灣要不要學美國
在這種驗屋鑑價配套系統不完善的情況下
就算學也是效果打折扣
※ 引述《aulune (我還是我)》之銘言:
: 以下方法應該可以避免房仲暴利或餓死, 讓買賣方的房仲都有適當收入可拿
: 不知道為何不做? 政府立法擺爛? 還是有官商勾結? 或是因為現在基本上是壟斷
: 這些小綠小黃不想放給個體戶去做?
: 精神很簡單 就是公開透明 不但實價登錄公開 所有房子要賣 要賣多少的的過程也都
: 公開
: 規則很簡單:
: 1. 買方有房仲 賣方也有房仲 除少數情形外為兩個不同的人 各拿交易的3%
: 避免利益衝突
: 2. 為避免買賣爭端, 成約時必須透過履約保證公司及履約保證帳戶. 這樣的公司要負責
: 清查賣方房屋有無隱藏的貸款或欠稅等問題 他們收取訂金 若成交過程有問題,
: 買方問題則訂金給賣方, 賣方問題則訂金給買方
: 2. 所有要賣的房子 上市之時 強迫公告給所有人知悉
: 若違反的一律成交無效
: 3. 要賣的房子賣價多少 幾號拿出來賣 幾號開屋供所有人參觀 幾號收訂單
: 全部公告
: 4. 如果一個房子賣不掉得重新上市再賣 則會有人質疑是否房子有問題
: 諸如驗屋驗出漏水 結構問題什麼的
: 賣到一半買方抽身不玩了 重新上市則賣價大概就少個5%-10%以上吧
: 5. 賣方也會在各組訂單中慎選買方, 好房子不怕沒人標, 找個最好的買家, 貸款貸得下
: 來的賣
: 6. 因為實價登錄與多個人訂單 賣方沒必要故意抬價
: 價抬太高 開屋參觀時萬一沒人來看房子 結果進來的訂單就少
: 反而造成賣價低
: 7. 會有許多的房仲變成個體戶, 所有流程都垂直分工並且標準化法令話
: 工作拆為各公司去弄, 如驗屋, 貸款, 履約保證公司等, 這樣就不需要一個大的小黃
: 小綠 個體戶房仲可以跟各個公司合作就可以
: 而買方不太可能有足夠的知識去跟這些公司各別交涉, 所以還是會找仲介, 避免私下
: 交易坑房仲的問題
: 大家覺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