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Avandia ()》之銘言:
: : 800萬貸款大概 你的房客大概60年可以賺到 不考慮漲房租(正) 空窗期(負) 利率(負)
: : (是的 房客幫你繳房貸 久了就是你的)
: : 若不買房當房東 300萬自備款創造的收益成本 4.0% = 12萬/年
: : 蝦米 居然差不多 但還可以保持流動性
: : 不管是買房收租當房東 或是買房自助 都是非理性決策
: : 大家可以用這樣 調整變數(總價 利率 自備率 機會成本) 去試算
: : 房價狂漲的時代一定是怎麼買怎麼賺 本金太大了 資產增值的幅度高
: : 但房價持平 緩跌 甚至有升息跡象時 不只是考量貸款成本 還必須要考量機會成本
: 講這麼多 你的機會成本的格局只停留在 現金所創造那幾趴幾趴的收益
: 事實上 既然你講到機會成本
: 那你忽略了更多人生中所應該重視的機會成本
: 無房者這30年可能遇到
: 1. 房東把房子收回不租了,你需要另外找物件所花的時間成本跟遷移成本
: 2. 房子永遠不是自己的 所以無法讓家變成自己心中完美的樣貌
: 每天回家心靈與生理的滿足感比不上有屋者的機會成本
: 3. 無房者或租屋者每天看到鄰居 鄰居用那種 喔原來是外來租客那種睥睨眼神
: 或是親朋好友過年期間整天問 怎麼還沒買房 那種心靈與自尊喪失的機會成本
: 4. 房東不幫忙遷戶籍 小孩連好學區都沒得念的學習機會成本
: 族繁不及備載 你現在30幾歲 也許沒有家累 肩上沒有負擔
: 可以瀟灑過人生 租屋絕對遠遠爽過買屋
: 但你人生下半場怎麼過 高房價也就這十年的時間
: 也沒有歷史或是任何人 能告訴你未來到底甚麼決定才是正確的
: 另外 人不是機器人
: 有錢在身上真的很容易亂搞 你的金錢紀律性能夠維持數十年
: 讓你保本保到老了之後完全衣食無虞? 現在這種社會享樂主義至上
: 我看根本80%以上的人做不到吧
: 更不要說你說什麼穩定年化10%的投資標的了 甚麼時候給你個意外就血本無歸
: 如果用房價持平或緩跌的基調來說 對絕大多數金錢紀律性很差的一般人來說
: 買房絕對是持盈保泰最保險又穩定的選擇
這幾篇說買或租的論點合理 爭執的只是每個人評估這些論點的影響程度不同而已
但說要租要買 真的要給建議 就是盡可能列出租或買的優缺點 給買家自己評估就好
若只說買或租的好處 未免先射箭後畫靶 因為不可能一件事情只有好處或壞處
說下去前先釐清一下 漲跌這是相對於需求是相對客觀的 是可以討論的
我是基於短線過半投機需求消失與過往房價高導致供給增加 還有主要購屋族群的
負擔水平過高 認為往後一段時間跌面高
長線基於人口與經濟前景因素也認為會跌
如果問該租該買 我會覺得 基於跌面大、買房有斷頭風險、房貸壓力大影響快樂
房子未來保值功能未明、工作地點若有變動增加通勤時間、股市長期平均投資報酬
(我是指買0050放長線二十年來看 有賺有賠但綜合複合成長會在4%以上 各國股市皆然)
必定高於買房收益
種種理由我會想用租的
但我說的論點 你不在意 也有可能
那你說買的有沒有好處? 結婚 學區 可自行裝潢 房東趕 或是你認為不買會更貴
這些一定有 問題是這些你在不在意 在意的程度 發生問題的機率多高的問題
這是非常個人性的
所以問這個問題
永遠只能分享自己的看法
然後尊重別人的決定
所以我只能說我為什麼會選擇租 但是如果有人買
我會認為因為他重視的點不同
也祝福他
不過 漲跌是可以理性討論的
世界沒有百分百
我的世界觀是由機率構成的
本來對漲跌機率的判斷 就會受到多空論述可信度的影響
這很正常
結論
討論多空是合理的 可以捍衛自己觀點
討論租或買 不用太武斷 因為很多因素太主觀 所謂的好與壞是相對個人的
多空是租買這題目判斷的重要因素之一 甚至對很多人來說是最重要的因素
但畢竟不是全部
做決定 並有做錯決定也能接受結果的覺悟
無論結果為何
都不後悔
這才是自由的意義
才是人生的意義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