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論:認真讀房板就能小換大
感謝各位大大讓我有正確的觀念
舉自己的例子
自我介紹:年薪100-120左右;太太約60
養育一子,無後援,每塊錢都是辛苦的勞動成果
2017買28坪預售1150萬
2020交屋後開寬限期3年
(這時直接4子登科,散盡金子,存款歸0)
接下來每個月生活開支剩下來的幾乎都是存起來
股票有操作但是都是小打小鬧 還賠了幾萬QQ
2023看Ceca大大的文章說盤整沒跌會就會再漲
趁這個時候帶著老婆大人努力看預售
2023.08 又簽了在附近一間40坪 總價2500 的剛開案的預售
對比我們的收入當然覺得我們很勇
不過現在住的這間行情已經到1650以上了
用不可說的方法再擠點現金出來
衡量過這幾年繳得出500 萬的訂簽+工程款後
就衝一發了!
新房蓋好後再賣現在這間重購退稅
其實負擔跟目前差不多!
先上車的好處是只要負擔坪數的價差就能小換大
像我就只要負擔12坪的價差即可換屋成功
而且這個12坪也是負擔2成而已,其實就大概150左右
在這中間還擠了80跟家人在北部投資一間不到1000的兩房
不要怕貸款也不要怕未來負擔的問題
薪資都會慢慢調整
不過貸款還款額幾乎是固定的
現金流算好之後負擔得起就先上車
不然車開走了就越離越遠了......
在2020年之前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有辦法住在2000萬以上的房子...
不過現在透過小換大竟然可以達成之前不敢想的事情
以上跟大家分享
—
補充說明:
很多人在提醒第二戶限貸
是用太太的名字買的
經過和房貸專員先問過之後,確認為首購才敢衝
不然少個1成要多擠250哪有那麼容易...
我覺得目前政府也鼓勵換屋
到財政部重購退稅的網站看,開宗名義直接講
「居住品質的提升,是一般人的理想與目標。」
所以夫賣妻買可以扣房地合一,只有無法扣土增
不過土增問過代書之後應該沒有多少
所以後來選用太太名字買確保貸款下得來
以上補充跟大家分享,謝謝!
※ 引述《obod (obod)》之銘言:
: 很多人都說先買小間(一房or兩方)
: 等到有家庭有小孩在換成三房
: 就以我一位阿姨他們家為例
: 都是一般公務員
: 很保守也很省
: 位置在六都中間
: 他們20年前買的大樓
: 附近超荒涼
: 也是捏下去買
: 大概不到300沒車位
: 權狀24坪2+1房
: 樓中樓概念
: 家裡兩個小孩
: 目前都出社會工作
: 都是穩定薪水
: 現在這裡資源豐富
: 要賣大概在700上下
: 現在要換稍微大間都沒辦法
: 每間都要一千三以上
: 雖然房價吃掉通膨
: 但真的要小換大
: 真的有辦法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