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wretch.cc/blog/calvinoblog/17324204
【當紅鯡魚遇上獨孤九劍】(下)
六. 《破索式》:「伊底帕斯情結」
通常用於謀殺片。這是少數障眼法,我願意加以稱許的(例子也相對
很少)。因為,相較於前者,兇手必定是自己的摯愛的老梗-「人是誰殺
的?」,如同當日伊底帕斯無窮追尋的結果,最終指向的人竟然是自己(觀
眾認同的主角或敘事者),這個局,佈了還真久。
[紅鯡魚在哪裡]:
被發行商剪的面目全非的《記憶拼圖》,有機會找港版《兇心人》來
看。《關鍵密碼》(Lucky Number Slevin)劇本有趣,可惜真相大白時,似
乎不是那麼可信。《怵目驚魂28天》(Donnie Darko)、《蝴蝶效應》(The
Butterfly Effect)、《關鍵報告》(Minority Report)則是此類型「宿命
論/自由意志」的最佳反寫重讀。
七. 《破掌式》: 「南柯一夢」
雖然費里尼曾說「夢是唯一的現實」,可有時夢境卻是大謊言家。許多
未解的懸念,透過夢境/現實的交錯對照後,才發現,其實,什麼都沒發生。
一切,只是主角的喃喃自語,白日狂想。
[紅鯡魚在哪裡]:
基努李維的《魔鬼代言人》(Devil’s Advocate)的律師身分,不僅替魔
鬼成功代言,也已成為此種內心劇場的經典之作。其它如《關鍵下一秒》(Next)
或布紐爾的《青樓怨婦》(Belle de jour)等。
八. 《破箭式》: 「機器神」
所謂「機器神」(Deus ex machina)源自希臘悲劇,意指劇本陷入膠著,進
退兩難,只好天外飛來一筆,在舞台上允許機械裝置,通常是大鵬鳥從天而降
,把主角救走,故事也此就結束。由於缺乏邏輯,強加一個圓滿結局,「機器
神」早已是創作的大忌。可是,常常不知為何,好萊塢酷愛這種自以為邏輯連
貫的驚奇結局(surprise ending)。也許驚喜創意,卻毫不可信。
[紅鯡魚在哪裡]:
同樣以「死前所見所感」為題材,《離魂》(Stay)卻比《冒血腥氣》來的
深刻可信。許多B級驚悚片如《惡狼ID》(Cry Wolf),格局開的不錯,「機器
神」的結尾卻欲振乏力,無法令人信服;泰國片《鬼影》(Shutter)則是首尾
結合,驚訝與深度兼具,反寫「機器神」一筆。
九.《破氣式》: 「後設小說」
這是獨孤九劍最不可思議的一招。劍可破,刀可碎,可是內功無影無形怎
麼對付?沒錯,會用到這招的電影實在太少,必是高手。每當我看到後設電影
,只有佩服,甘願受它欺騙,完全不想破招。例如勞勃阿特曼的《超級大玩家》
(The Player),看到後來才發覺這是a film on a film,一個解構電影的電影
。或如喬萊特《贖罪》(Atonement),閱讀/觀影本身就是一場自我贖罪的過程。
不清楚什麼是「後設小說」嗎? 請參考《變腦》、《蘭花賊》或是《口白
人生》的
精采劇本。
十. 《無招勝有招》:這一刀該砍不砍下去?
金庸小說裡最強的招式,《黯然銷魂掌》?《一陽指》?《獨孤九劍》?隨
便列舉都有人同意,也一定有人反對。可是,提到了《無招勝有招》,因為根本
沒招式,玄之又玄,似乎真是武學精髓。
《無招勝有招》,這也是我心目中最佳文本的條件。真正好的小說或電影,
讀完了看完了,那種悵然若失,好像所有懸念被解開,又沒有真正被解開的感覺
,不正提供文本無窮閱讀的可能嗎? 我常認為,最好的文本,不是解決問題,而
是嘗試提出問題。因為真實人生,那些關乎生命根本意義的「大哉問」,少有真
正被解答的時候。如《羊男的迷宮》(Pan’s Labyrinth)或是驅魔(The Exorcism
of Emily Rose),即使電影結束了,觀眾走出戲院,回到家,上網看網友影評,
懸念卻還在。你問:究竟一切是幻想,還是真實?
幻想也好,真實也罷。重要的是,這些障眼的,創造懸念的伎倆,不是要提
供問題的答案,而是能夠引領你去思考,探索閱讀的可能性。只是,red herring
似乎已成為今日好萊塢慣用的一種炫耀式的技巧呈現,電影終日以誤導觀眾為己
任/樂而不加思索「懸念」的真正功用,不在讓觀眾獲得最後智力的滿足,而是
持續讓你懸(suspend)在那裡-而不墜落。
文本的無窮懸念,正如同《飛狐外傳》裡的最終對決,胡斐和苗人鳳生死決
鬥,這一刀該不該砍下去?
砍也好,不砍也罷,答案都不會是單一的你死我活,或是我死你活。難道不
能雙生雙活? 你問。一刀一劍互砍,結果掉出《武穆遺書》和《九陰真經》,前
者孝敬岳父統領武林,振興中原,後者拿給若蘭修煉,豈不快哉?
從這個問題,讀者思考了,小說才開始有了意義,紅燻魚也才有好滋味。
如果在冬夜,我,一個旅人
http://www.wretch.cc/blog/calvinoblog